过度追求完美,是我执的表现
过度追求完美,是我执的表现心理学家指出,过度追求完美是一种病态心理表现,不利于身心健康,他们建议,要降低其标准,学会偷懒。 站在佛教的立场,学会偷懒或无所谓,克服了完美主义的坏...随境转,心就会变质
随境转,心就会变质 师父说:“我们常常喜欢用‘心’生气,用‘心’烦恼,又用‘心’谈恋爱,用‘心’做事业,用‘心’做善事。 我们一直在用&ls...面对金融危机,佛教可以做些什
...面对蚊蝇当如何处置?
在食堂工作的人,首先要对大众的饮食安全负责。如果遇到蚊蝇,我们应当抱着一颗大悲心,惭愧心及忏悔心进行驱逐等相应的处置,这样做是不犯菩萨戒的,因为驱逐或处置蚊蝇的目的...无情有佛性?
有云:“有情无情,同圆种智”,谓出自《华严》,然遍寻《华严》而不得,今细勘之。 “人有灵知之觉,今第一义空与之为性,故名“佛性”。非情无觉,但持自体...难舍能舍之道
难舍能舍之道“有缘千里来相会”大家在一起修习佛法,本来是一段善的因缘,可是往往会因为“不注意”,善的因缘就会转成恶的因缘。...转迷启悟的前方便——讲于高雄
转迷启悟的前方便——讲于高雄澄清寺 超定 僧心似水清 今晚第一次登上贵寺讲台,面对在座熟悉的面孔,使我回忆起开山住持心固老师太的往昔因缘。原来这里是一间简陋的小茅蓬...快乐的原理
快乐的原理「当你什么都不要的时候,你却拥有了一切。」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它是说:如果我们有办法放弃一切:好!我什么都不要﹑什么都舍掉,连生命没有亦无所谓──把心念、把一切通...《僧眼看台湾》杨郁文先生的《
2007年10月24日星期三杨郁文先生也是我仰慕的佛教学者之一,早在读大学本科时就听说过他的名字,在研究《阿含》领域很有造诣。我还曾把他的《阿含要略》一书在图书馆一页页地复印过。...念佛可满愿
念佛可满愿谁不想有好的环境,谁不想有好的同伴,谁不想有好的心情,假如可以符合以上的条件,您愿意吗?...版权所有:大悲咒讲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