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讲解网

佛教思想史与佛教“人学”

佛教思想史与佛教“人学”20世纪的中国大陆的佛学研究主要集中在历史考证与思想史两方面。90年代以来,随着敦煌遗书的整理与研究的深入,佛学的文献学方法亦有很大的进步;同时,哲学方法...
佛教思想史与佛教“人学”

敦煌卷子S.343v号佛教文献考

敦煌卷子S.343v号佛教文献考宗舜法师  内容提要:敦煌S.343号卷子所抄内容非常丰富,不仅有各种社会文书,还有一些佛教文献。但是整个卷子除社会文书、愿文等已经被辨识出来外,其中佛教文...
敦煌卷子S.343v号佛教文献考

改变四种最根本的困扰

  作为佛教徒,首先定位我们是要向佛学习!不要去跟人学习!人毕竟会有缺点,要依法不依人!修行,不是要修理别人,是要修理自己!改变自己!改变什么?  不怕死可以增加免疫力...
改变四种最根本的困扰

对境心不转 修行人应经得起八

  八风,指称,讥,毁,誉,利,衰,苦,乐八种境界之风。称,当面的称颂。讥,当面的讥讽。毁,背后的毁谤。誉,背后的赞誉。利,获得的利益。衰,遭受损害。苦,遭遇痛苦困难。...
对境心不转 修行人应经得起八

受菩萨戒后要怎样持戒?可以舍

  在自己对戒律还不是很清楚而且也没做好准备时,就受了菩萨戒。要怎样持戒?可以舍戒吗?  在戒律里,菩萨戒是属于大乘发菩提心的一个戒,所以,只要你受了菩萨戒,是无法舍戒...
受菩萨戒后要怎样持戒?可以舍

达照法师:善护因缘

你可能还没看到来生,也还没看到这个世界的成住坏空,但是佛菩萨都看到了。从业果缘起的角度来看凡夫跟佛菩萨的区别,凡夫会把清净的缘变成染污的缘、把法缘变成世俗的尘缘、把善缘变成...
达照法师:善护因缘

生即无生。无生即生

  因缘所生法, 就是无生。  为什么因缘所生法是无生呢?因缘所生法无自性,法无自性,所以不生。同时因缘所生法,因缘也无,所以无生。  为什么因缘也无呢?因缘也是法啊!既然法无自性...
生即无生。无生即生

文珠法师《二十一世纪的人生》

各位,今天很高兴有机会与各位见面,共同研究佛学,可惜我是广东人,不懂讲国语,对于听不懂广东话的朋友,非常抱歉,希望多多原谅!不过,听经不同谈话,只要用心去体会,还是听得懂的。记得我年...
文珠法师《二十一世纪的人生》

念佛人临终时,未见阿弥陀佛来

问:一个念佛人,若临终时却未见阿弥陀佛现前来接引,这时要怎么办才好?慧净法师答:一个念佛人临终时,阿弥陀佛百分之百决定现前,临终之时未见到阿弥陀佛现前,他就不是一个念佛人了,因为有...
念佛人临终时,未见阿弥陀佛来

圣水

圣水明真法师  古时印度恒河边有个孩子,爹早死了,跟妈过着日子,生活是相当孤苦的。有一天,他向妈问道:“妈,我爹他在生的时候,最尊崇的是什么?最爱乐的是什么?成天最高兴做的又是些什...
圣水
  • 首页
  • 593
  • 594
  • 595
  • 596
  • 597
  • 598
  • 599
  • 尾页
  • 共 1000 页
  • 版权所有:大悲咒讲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