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讲解网

往生净土的人都是志性下劣、怯

  昙鸾大师在《往生论注》里提到:“软心菩萨,但乐有佛国土修行,无慈悲坚牢心。”这就很容易让我们产生一个疑问:“我们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不是‘但乐有佛国土修行...
往生净土的人都是志性下劣、怯

有了愿力,自己的习气才会断除

  有了愿力,自己的习气才会断除;如果没有愿力,天天都会自私自利,想自己那点事。有了愿力,你就会去想愿力的事,所以愿力大过业力,业力就会伏住。  我今天要开这个法会,就...
有了愿力,自己的习气才会断除

从自己开始

从自己开始我们在练习自他交换、悲心禅修的时候,首先的一个重点是什么呢?先要愿意去承担自己未来的苦,先愿意接受一定会面临到很多辛苦的事情,很多挫折、不愉悦的事情。你要先发...
从自己开始

浅议佛学“十二缘起”之无明

浅议佛学“十二缘起”之无明佛学理论,是为佛学文化而建立的学说。但是,佛学中的哲学观念,不能不说是面对人类对世界、自然、社会、人生的全面探索的学问。这些探索,对于我...
浅议佛学“十二缘起”之无明

日日是好日

日日是好日云门文偃(864一949)禅师是唐代著名高僧,云门宗的开山祖师。文偃禅师出家之后,初参睦州陈尊宿悟道,后得雪峰义存禅师印可。雪峰义存圆寂后,文偃禅师又去参学灵树如敏禅师,他到...
日日是好日

略述三皈依之大意

欲走向佛门,成为佛教徒,必须请出家僧为自己授三皈依,受三皈依竟,方名为佛教徒。不仅在家众须受三皈依,并且出家众,受诸种之戒时,亦须重受三皈依。可叹时下的三皈依,比丘僧之“授&rdq...
略述三皈依之大意

如何以三聚净戒来看待不杀生戒

  三聚净戒是菩萨戒的全部内容,它包括:摄律仪戒,作用在于断恶;摄善法戒,作用在于修善;饶益有情戒,作用在于度众生。若以菩萨戒的三聚净戒来看待不杀生戒,则不得故杀一切众...
如何以三聚净戒来看待不杀生戒

惠空法师访谈录

  问:“您对当前佛教界为了使佛法与生活联系起来。所提出的‘佛教现代化’有何看法?”  惠空法师答(以下简称“答”):‘佛教现代化’,是指在现代社会的科技...
惠空法师访谈录

心空及第归

  欢迎大家来参加一天的共修活动。首先,请各位坐下来,跟我念诵:「禅修以时,当勤精进,志心向道莫嬉戏。水滴能穿石,静处而居,制心勿放逸。南无常精进菩萨摩诃萨,摩诃般若波罗密。」这...
心空及第归

《僧眼看台湾》要进禅堂了

2007年11月2日星期五佛教的精神特色在禅定,而中国汉传佛教禅定的修习则主要在禅堂。所以,禅堂在禅宗丛林中被称为“选佛场”。过去的出家人,如果没有三五年的禅堂磨炼,是很难...
《僧眼看台湾》要进禅堂了
  • 首页
  • 555
  • 556
  • 557
  • 558
  • 559
  • 560
  • 561
  • 尾页
  • 共 1000 页
  • 版权所有:大悲咒讲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