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讲解网

虚云法师一生的十难四十八奇

  人生总要经历生、老、病、死四种痛苦,尤以“生苦”影响母体最大,所以我们学佛人,要“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老和尚是在清道光二十年(岁次庚子)七月三十日...
虚云法师一生的十难四十八奇

田鸡索命

田鸡索命安徽无为州剃头理发师梁家寿,非常嗜好田鸡(又名青蛙),经常烹食,所杀不可计数。...
田鸡索命

行为的准则与处事的方法便是尊

  人们都喜欢拿自己的优点去比较别人的缺点,同时拿自己的优点来衡量别人的举止、行为,在看到别人不如自己的方面时会说:“唉,比我差远了”!当看到别人的长处和优点时,...
行为的准则与处事的方法便是尊

修行远离佛法正道,必将成为魔

...
修行远离佛法正道,必将成为魔

同样做功德有人得到多,有人得

...
同样做功德有人得到多,有人得

无我的智慧

无我的智慧所谓的「无我」、放下自我,并不是把我的身体放进某种佛法的碎纸机,然后粉碎身体,之后我就变成空洞洞的状态。  无我的智慧,指的是放下心中的妄念——对境界贴...
无我的智慧

浅议佛学“十二缘起”之受支

浅议佛学“十二缘起”之受支受支,是依据触支形成的众感觉,即在外境、根、意识三者和合的基础上增长起来的人生感应,即能受到外境的影响至爱支之间所有感应。感受支分为苦感...
浅议佛学“十二缘起”之受支

先恩师真禅长老圆寂15周年祭

先恩师真禅长老圆寂15周年祭12月1日是先恩师、原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上海市佛教协会会长、玉佛禅寺、静安寺、开封大相国寺方丈圆寂15周年纪念日。当天,我们怀着十分崇敬的心情,在玉佛...
先恩师真禅长老圆寂15周年祭

学佛与实修

...
学佛与实修

布施 V.S. 牺牲

布施 V.S. 牺牲惠空法师  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真正要学习的是“佛法的智慧”。佛法分有“世俗”与“出世”,所谓世俗指的是“人天之法”,出世就是“三乘的智慧”。我们现在是从人道开...
布施 V.S. 牺牲
  • 首页
  • 532
  • 533
  • 534
  • 535
  • 536
  • 537
  • 538
  • 尾页
  • 共 1000 页
  • 版权所有:大悲咒讲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