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讲解网

远离讥嫌

  回顾台湾到日本留学的比丘之中,竟有一半还俗,究其原因是日本社会很繁华而又很开放,五欲生活丰富,女人温柔,到处充满声色犬马的诱惑,身处其中,稍一不觉,便成日日陷入而不知之势。 然...
远离讥嫌

阿弥陀佛现瑞相

当汉明帝的时候,佛法传来中国,摩腾法师的姐姐也出家为沙门,带了佛像来中国。她所在之地,依样图之,据说这帧佛像是天竺雉头摩寺的五通菩萨,到安乐世界向阿弥陀佛说娑婆世界的众...
阿弥陀佛现瑞相

大乘起信论裂网疏

大乘起信论裂网疏卷第一佛祖之道。以心传心。菩萨造论通经。亦唯此一大事。故云。十方谛求。更无余乘。纵令曲为群机。循循善诱。从实施权。说种种道。譬如三草二木。受润不同。而能...
大乘起信论裂网疏

有贪心无成就

有贪心无成就修道人,好像眼睛那样的清净,不能容纳一粒沙子。如果眼中有沙子,一定不舒服,总想法子把它拿掉。否则,身心不安宁。修道也是这样的情形。这粒沙子是什么?就是‘...
有贪心无成就

都没有摸索,你会完全无知!

都没有摸索,你会完全无知!在心法当中,有心的作用。在心的作用之前,它有心的存在。在心的存在之前,有心的产生。那么,心的作用之前,那个心的存在,是怎么来的!?  ─────...
都没有摸索,你会完全无知!

相信神奇,相信自己!

只要你播一粒苹果的种子在湿土中,它就会发芽、成长,  以至于每一年结出很多香甜的果实。  只要你开一条渠连接河流,...
相信神奇,相信自己!

净慧法师:学佛人应念佛、禅行

 第八十问:“学佛人应念佛、禅行外,还应如何修身心、讲诚信、无怨敌、得富贵呢?”愿您为其解疑。...
净慧法师:学佛人应念佛、禅行

济群法师:佛教如何看待金钱?

 问:在传统的儒家哲学中,往往将义和利对立起来,很少谈及利益。至少表面上,似乎金钱就是庸俗的代名词。这种思想显然不符合进步的社会观,请问从佛法角度如何看待金钱?也认为“...
济群法师:佛教如何看待金钱?

胜造恒沙七宝塔

胜造恒沙七宝塔刚才我们在这里定,也就是说把心稍微静下来,能管住自己不要出声音,这也是一个自我调整。定,有没有定,其实定的边缘有可能还没有摸到呢,怎么样管好自己把脚盘好,...
胜造恒沙七宝塔

如何正确处理临终

临终之际,色身四大分散,功能全失,彷若生龟脱壳、螃蟹落汤,众苦交煎,痛不可言。心念则因贪恋娑婆、恐惧死亡,或诸般因由,致无法安详辞世。色身虽死,心识则随业缘相牵,转世投胎。死亡时之...
如何正确处理临终
  • 首页
  • 391
  • 392
  • 393
  • 394
  • 395
  • 396
  • 397
  • 尾页
  • 共 1000 页
  • 版权所有:大悲咒讲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