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思维与直观
学佛发生信心,大约有三个层面,修行也是如此。哪三个层面?一是感受,二是思维,三是直观。因“感受”而发心与修行,比较肤浅;因“思维”而发心与修行,比较深入...明白别人的心才是真慈悲
净土法门以一句阿弥陀佛圆满地成就佛的身语意功德,这个是阿弥陀佛的无上甚深微妙的大方便,阿弥陀佛将他历劫修行的无量的神通、智慧、三昧、辩才,无量的功德都容括在这一句阿弥陀...因果业力不可思议
因果业力不可思议曾经有人问我,当一个母亲很生气的骂儿子,要他去死;如果他儿子真的去死,身为母亲的是否已犯了杀戒。也许你会说不犯,因为母亲并没有生起杀心,但是,事实上母亲已经犯了...华严经札要
古人说:「不读华严经,不知佛富贵」。富是指精神上的富有,贵者是法宝无上珍贵。 释迦牟尼佛于菩提树下,初成正觉,所证悟到的宇宙人生的实相、奥秘。第一句话即说:「奇哉!奇哉!大...生命的本分
那生命来世间做什么?既然是父母给我们的生命,那我们就要为报恩而来到这个家庭,为报恩而来到这个世界。报恩是我们生命的本分,这是于家庭而说;于社会来讲,我们来这个世间是...清净法师代世人质问少林寺方丈
一日傍晚,释清净在山中散步,迎面走来一个肥头大耳的和尚。走近一看,原来是少林寺方丈。清净一向自恃清高,对这位政治和尚无甚好感,但碍于情面,还是双手合掌,打一个诺:&...第一次闭关随笔 理入
理入从真理的角度上来说,佛陀是真理的化身。 从众生的角度上来说,佛陀是应众生所感而乘如实之道来教化众生示现于印度的应身佛。从真理上来说,佛陀的法身不灭。真理无生灭,真理实...学佛初阶的误区
由于无始以来烦恼业障的染污,人们大多具有各种各样的心理缺失,病态的心理是一个世俗凡夫的正常现象。刚刚接触到佛法的时候,没有经过系统的佛法熏修,或者没有明师的引导,或者受到...四祖寺第五届禅文化夏令营讲座
四祖寺第五届禅文化夏令营讲座——学心经用心经奘师: 去年夏令营我有没有讲课,我都忘记了。现在可能讲课也太多了。今年来到这里,我纯粹身份角色变了,成为一个夏令营的讲师,而不再...花开见佛,心即灵山
(按:指导语宜采用平缓、安和的语调,以此发挥慈悲、智慧的能量,在必要处要为修行者留下充分的静观时间。) 请各位同修将手中所有东西都放下。一切放下,万缘休息,面对墙壁...版权所有:大悲咒讲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