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讲解网

佛教的社会功能

发布时间:2023-09-15 10:12:12作者:大悲讲解

  佛法的生命在于发挥其丰富的社会功能,只有坚持与时代紧密结合,佛教才有生命力。毋庸讳言,博大精深的佛教教义中,包含有许多积极因素,是佛教长期与社会相适应的基本契入点。这些和谐思想主要有:

  1、缘起性空与如实观照的认识论

  佛教认为,世间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由各种条件聚合而成的,其本身没有独立的自性。当构成这一事物的条件产生或成熟时,这一事物就会应运而生;当构成这一事物的条件改变或消失时,事物的性质就会随之产生变化。这就叫做“缘起性空”。

  2、诸行无常和时空无尽的宇宙观

\

  佛教认为,一切事物和现象,时刻处于生起、变化、消灭,再生起、再变化、再消灭之中,永远没有停息的时刻,这就叫做“诸行无常”。

  佛教又认为,时间没有终点,空间没有边际,时空是无尽的。

  3、无我利他和度生无倦的人生观

  佛教认为,人生在世,应该具有忘我利他的精神。应该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全心全意地为大众服务,而且从事这种服务时应该做到永不厌倦。

  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背景下,这样的人生观是极具现实意义的人生观。

  4、诸恶莫做、众善奉行的道德观

  佛教认为,作为一个正信正行的佛教徒,必须坚决做到不造一切恶、常行一切善。试想在我们的社会中,假如人人都能做到“诸恶莫作,众善奉行”,那么,社会治安将更加良好,人民将更加幸福快乐。

  5、“庄严国土”、“利乐有情”的人间佛教思想

  赵朴初居士在《中国佛教协会三十年》的报告中,明确指出:倡导人间佛教思想,就是要奉行五戒、十善以净化自己,广修四摄、六度以利益人群。指出“庄严国土”、“利乐有情”,就是要求广大佛教徒,一定要把社会主义祖国建设好,一定要以利他的精神,全心全意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这种净化人心、改善社会的人间佛教思想,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是佛教与社会相适应的一个重要前提。

  上述五点,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在各个不同的历史事情,起过不同程度的积极作用。在当今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中,尤其是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仍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必将在东方文明乃至世界文明的发展中继续绽放异彩。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大悲咒讲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