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修行最容易─把垃圾丢出去
佛法,从释迦牟尼佛成佛说法到现在,其实没有很大的改变。故每次请法师开示,也只能「老生常谈」而已!因为佛法本质上,不会有太多的新奇,所以如果你常有很多伟大的发现,这反才是问题。然众生在修行的过程中,虽是同样的道理、原则,还得经常地耳提面命,不断地再提醒,才不会不经意地又被习气业障抓走了。
记得好几年前,曾在嘉义某次的禅三开示说道:「修行最容易─把垃圾丢出去!」一般人都认为修行很难,要把三藏十二部经厘清楚,就很不容易了。何况还得精进修行,既禅坐,也念佛,更持戒,甚至还得参禅、开悟。而悟的话,又有小悟、大悟、彻悟,破初参、透重关、过牢关的差别。因此大乘佛法乃说:从发心修行到圆满成道,乃要经过三大阿僧祇劫。真是愈说愈难了!
然我还是认为:修行很容易─把垃圾丢出去!这垃圾当是指心理的垃圾。故垃圾能丢得愈多,身心就愈清净。待将垃圾丢光了,事实上就已成道了。扫地、丢垃圾,我们从小习以为之,所以这并非什么困难的事,也非什么新奇、神秘的事。
故如要你开车,你却不会;因为开车也是一项专门的技术。如要你用电脑,你说不会;因为用电脑也是一项较专门的技术。但如说连扫地、丢垃圾,也不会;这就说不过去了。
然而难在那里?乃把垃圾当宝贝。故不只丢不出去;且还继续制造.收集更多的垃圾。
然而又何以我们从无始以来修到现在,却未有什么成就呢?甚至还晕头转向地搞不清楚要如何修呢?这关键乃:很多人根本分不清楚,什么是垃圾?什么是宝贝?于是若把垃圾当宝贝,则不只丢不出去;且还继续制造、收集更多的垃圾。所以很多人貌似很努力、很认真地在修行,但以明眼人观之,却唯南辕北辙、离途愈远而已!
因此修行的首要任务:就是得先清楚分辨:何者是垃圾?何者非垃圾?如果已能判定何者为垃圾?虽不能即时将垃圾清除干净;但至少已不会再制造、收集垃圾矣!
于是乎用什么原则来判定:何者是垃圾?何者非垃圾?便是修行首要的课题!故我们今天就以「八正道」为原则,来判定何者是垃圾?以及如何丢出去?
八正道
正见:关于何为正见?其实众说纷纭!我们且从世尊何以出家说起!
关于何为正见?从原始佛法到大乘佛教,甚至各宗各派的说法,皆有参差。至于何者最正确?我想我们还是先回归到世尊最初何以出家吧!
生老病死与四圣谛
众所皆知:世尊最初乃是一位太子,因见人生有「生、老、病、死」等众苦而发心出家的。于是乎:认清生老病死的现象,探讨生老病死的成因,以及如何才能对治消除?便是学佛修行始终一贯的宗旨。
关于认清生老病死的现象,这一部分乃相当于「四圣谛」中的苦谛。然这一部分,我却不想作详细的描述。
其次,生老病死苦的成因为何?这一部分乃相当于「四圣谛」中的集谛。以原因确认了,才能进一步去对治消除。生老病死的原因,其实真看透了,也只是为「诸行无常」而有「法尔如是」的现象也!既有成、住,就有坏、空,既有生,就有病、老、死。这乃法尔如是而已!
然既法尔如是,而人云何又以之为苦呢?为「求不得」故苦!求什么而不得?求免于老病死的现象而不得。这从我们本身及周边的人去看都一样:人年纪愈大,就愈怕老。虽然心里明知:人总是会老的。但轮到自己时,总还是有罣碍。同理,心里也明知:众生无有不死的。但轮到自己时,总还是害怕和求免。但不管用什么办法求免,终究还是难逃老病死的到来。于是乎,既有所求,即已是负担;更何况求不得,乃苦上加苦尔!
至于如何对治消除?这乃相当于「四圣谛」中的道谛和灭谛。既生老病死的现象,乃法尔如此;即不可能对治消除也。然现象虽不能对治消除,但由之而产生的苦,却可对治消除。问曰:「何以对治消除?」
答云:「从确认诸行无常的原则,而接受、顺从之;即能对治消除也。」这也就说:既觉悟生老病死的现象,乃法尔如是。即顺从之,而不复求免!以无所求故,即无「求不得」之苦矣!
以上的原则,听起来似很容易;但事实上,真要相应还真难哩!所以不管于禅修时,或日常生活间,都要经常提起「诸行无常」的法印,用来对治消除众生对老病死的畏惧与抗拒。
后来的佛法,却以顺应众生畏惧、抗拒老病死的心态,而说有「平安灯」或「延寿法」等,即非正见也。
贪瞋痴慢
人生的苦,除了有「生老病死」之外;其实更切身的是,人有「贪瞋痴慢」等缠绕不休的烦恼。「生老病死」的苦,虽然从学佛以来,即耳熟能详,但感觉上,还没有那么切要、逼迫。以我个人而言,虽年纪也有五十多了,但身体还算健康;既未有病,也不觉得有多衰老。死虽不知那天会降临,但至少目前也没什么迹象。所以对老病死的感受,未觉得有那么切身。
但如就「贪瞋痴慢」的烦恼而言,可能一天之中就会现行了几十次,甚至上百次。于是乎,更进一步去:认清贪瞋痴慢的现象,探讨贪瞋痴慢的成因,以及如何去对治消除?也是学佛修行始终一贯的课题。
关于贪瞋痴慢的现象,如前所谓:我却不想作详细的描述。至于贪瞋痴慢的成因,表面似有很多。然根本的原因:乃为众生有「我见」尔。于是从「我见」而更衍生有「我爱.我慢」等烦恼。
首先说「我爱」,如前所谓:人不只消极地求免于老病死,不只要继续活下去;而且要活得更健康、更舒适、更快乐,甚至更体面。于是为了更健康,就必与老病死抗争。为了更舒适,就得与大自然的冷、热、湿、燥等抗争。为了更快乐,就得拥有更多的生活享受。
其次,说到「我慢」,常言:活着,就是为争一口气。故人活着,不只为图社会所接受、认同;更且还希望得到众人的爱戴、尊重、羡慕。所以人活着,就得经常地「比来比去」。
于是乎,老病死乃是与大自然的抗争;而贪瞋痴慢,则多是与人抗争。尤其是慢心,我不会去跟天比,不会去跟地比,而是与人比尔!在过去的时代,人口较稀疏,互动也非那么频繁,因此而滋生的烦恼也就有限了。
而今不只人口愈来愈密集,且互动性更加频繁。过去的农村,多保持着「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故不须与他人有太多的互动。而今的工商时代,很多事情,都得靠众人的同心协力才能完成。很多物品,也得靠与他人交易才能取得。因此既人际的互动,愈来愈频繁;人际的沟通协调,也愈来愈重要。
而在沟通协调的过程中,如果每个人都以「自我」为中心,极力地为自己争名、争利;这因抗争而有的烦恼,便愈发不可收拾。所以在这个时代中,来自于食衣住行等资生受用的烦恼,虽多但不会太多。而来之于与人沟通协调,而有的烦恼便多得太多了。
至于云何对治消除?既烦恼的根源来之于「我见」。则对治者,也不过从观五蕴的缘起,而消除我见尔!人都直觉地以为、错误地以为:内在中,有一个本存、孤立、不变的我。然透过缘起的分析,我们所谓的我,乃包括肉体、感觉、认知、思惟、意志、抉择等因素,所组合而成。且这些因素,还得与外在不断地交互作用。因此既非本存,亦非孤立和不变也。
所以透过缘起的分析,我们所谓的我,乃是无常、无我尔!于是我见既消,附带的贪瞋痴慢等烦恼,也就跟着瓦解矣!于是乎,能有助于「消融自我」的知见,才是正见。反之,则为邪见。
疑惑矛盾
其实更紧迫盯人的烦恼,乃是人于动心起念中,常不免有疑惑和矛盾。譬如生从何来?死往何去?譬如生命的意义为何?人间有是非的标准吗?社会的禁忌,其来有自吗?人活着,应以自利为先,还是以利他为尚?尤其在此资讯泛滥、百家争鸣的社会中,我们每天所接受的讯息里,就有很多矛盾与疑惑,真是「剪不断、理还乱」。
于是乎,有关生老病死,乃人要跟天争。有关贪瞋痴慢,乃人跟人争。至于疑惑矛盾者,却跟自己争也。跟天争,天未必逼得那么紧。跟人争,如跑到深山、孤岛去隐居,庶几能免。但跟自己争者,却如影随形地紧跟着你。
至于云何对治消除?从正观缘起中道,而能消除。然何以从正观缘起中道,而能消除矛盾与疑惑?今天因时间的关系,无法详细说明。各位有兴趣者,请参考有关「中观」的书籍。
因此,何为正见?相应于「缘起中道」者,则为正见。反之,则为邪见尔!
小结:
为何修行,就要学佛呢?因为佛陀是过来人。故透过佛陀的慈悲教诲,能让我们观察得更仔细,探究得更彻底,也对治得更直接、俐落。简单讲,以学佛能帮助我们建立正见,故有益于修行也!
但事实上,皈依的佛教徒虽多,有正见的却微乎其微!譬如对种种的疑惑与矛盾,我们真有能力去面对和抉择吗?如不能,即表示正见,尚未落实也。问:「何以皈依的佛教徒虽多,有正见的却微乎其微?」
答云:我认为主要有两个原因。一、从信仰的观点而皈依,故不肯多闻熏习。有的人以佛菩萨很灵验,能「千处祈求千处应」,所以来皈依。是以皈依后,多以念佛、诵经、拜愿,而祈求更多的感应道交;因未深入经藏故,所以正见不足也。
二、因偏于行门,而未曾多闻熏习。很多人相反地以为:学佛后,就得「老实修行」。也就是努力于一些所谓「行门」的功课,譬如念佛、禅坐、数息、持咒等,而不肯深入佛法的知见。其实这些「行门」的功课,却非佛教所独有。譬如数息,外道也数息啊!持咒,外道的咒才更多哩!诵经,外道就无经可诵吗?甚至默照,也非禅家所独有。故行门却非佛法的特胜,唯正知见才是佛法的特胜。也唯有以正知见为前提,而深入行门的功课,才能证果、解脱也。
于是乎,若不从深入闻思而建立正知见,则很多佛教徒乃名不符实─因为他的观念、行为和修行方法,却和外道没两样。以上乃略述正见而已!至于详细的解说,则非短时间所能为也。
但对于八正道之首务,我要说:没有正见者,便非真正的佛教徒!没有正见者,也不可能成为脚踏实地的禅修者。
正思惟(正志)
依正见的原则而作的思惟,即称为正思惟─在经典上亦有称之为正志也。云何谓:依正见的原则而作的思惟?譬如:
1.因「诸行无常」,而不作常的期待、常的忧虑:如见到一位姣好的异性,一般人初希望有机会去亲近认识,继而期待能天长地久地厮守在一起。这期待能天长地久地厮守在一起,便是常的期待。又如那年事业顺利,一切得心应手。于是我们又期待,这情景能永远维持下去;这也是常的期待。
相反地,如碰到身心不顺,逆障重重时。我们又担心:它是否会永远如此?这便是常的忧虑。事实上,不管顺逆之境,乃都是无常的。
2.因「诸受是苦」,而能堪忍一切逆障:譬如天气的冷热变化,甚至台风或地震,交通紊乱或物价上扬等,若从诸受是苦的原则去看待它,反没什么可抱怨的。
3.因「诸法无我」,而不作自我中心的主宰或界别:如前所谓的贪瞋慢等,乃是多从自我中心而作的思惟。故既顺「诸法无我」的知见而作思惟,即能减却贪瞋慢也。
故我们得经常地自我检点:我是顺「贪生怕死」的习气,而作反应;还是依「了生脱死」的正见,而作思惟?比如我们每天都得饮食,甚至每餐都得饮食。我们是为了贪求享受,而受用饮食呢?还是为了维持色身的健康,以作为修道的工具,而受用饮食呢?
同样,我们每天都得工作,甚至我也每天都在工作。但是我们是为何工作呢?是被「贪名、贪利」的业习所左右,还是从「出离、断灭」的知见,而作考量呢?甚至真的是为佛法、为众生而奋不顾身呢?
有很多佛教徒,开口也慈悲,闭口也慈悲。然而我是真发慈悲心?还只是好管闲事、不甘寂寞的习气在作祟?甚至高唱慈悲,却是要胁别人得慈悲我呀!
在人间常不免有一些争执,而形成「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现象。于是在争执当下,我们能否虚心检点:这意见是合乎中道?还是属于偏执、或极端?
事实上,要作正思惟,并不容易。一方面因正见不具足,二方面人又常将自己的习气、业障合理化。但若能掌握一个大方向,庶几能无惑矣!这大方向,即是所谓的「正志」─正确的人生方向、正确的人生规划!
大致而言,众生能作的思惟,只有两个大方向:一是顺生死流,一是逆生死流。云何为顺生死流?从「增长自我」的前提,而作的思惟与造作。云何能逆生死流?从「消融自我」的前提,而修的出离与断灭。因此以逆生死流为导向者,才是正确的人生方向,正确的人生规划!
故何以学佛要从「闻思」中着手呢?首从闻中,建立正见。其次于思中,确认其为正思惟也。正见如大纲,正思惟则为细目。正见乃重点的突破,正思惟则是地毡式的搜索与扫荡也。
正语.正业.正命
既从正见而知宇宙、人生的真理,复从正思惟而确认生命的方向,即应将之确确地落实在生活中;这即是「合律」的行为。故戒定慧三学的戒,非仅于持五戒、八戒、比丘戒或菩萨戒等逐条列示的戒法。而是泛指一切合乎正见、正思惟的行为。何以我们常将「法、律」并用,而称为「法律」呢?因为法与律,乃一体的两面。法是形上的准则,而律则落实的行为。
在佛法中,乃将生活的行为,简分为身口意三业。因此下面就从身、口、意三业,来分别说明:
身者,为「正业」,粗略说就是不作杀、盗、淫等行为。如更精确地说,乃是不作妨碍修行、无益修行的事。于是这范围就很广了,近如云何饮食、穿著之类?远如交何种朋友?到何处旅游等,都得重新思考、重新定位。
如饮食者,乃为维持身体的健康,以作为修行的道具。而衣着者,乃为保暖或蔽身而已。至于交朋友,当以有助于修行者为尚。有些人虽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但谈的仅是「好行小慧」而已!这种人就不值得交作朋友。同样,目前因经济繁荣、交通方便,所以很多人流行到各处去观光旅游。然观光旅游对修行究竟有何助益?这就少人去深思矣!
口者,为「正语」,粗略说为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如更精确地说,乃是不说妨碍修行、无益修行的话。譬如有些人好聊天、说八卦。也有些杂志专门在搬弄是非、挖人疮疤。说这些、听这些,不只无益修行,甚至会惹人情绪;但很多人还是趋之若鹜,穷追不舍。
又如好炫耀、爱抬杠,甚至只是说笑话等,皆非正语也。问曰:只是说些笑话,又不伤人,有什么关系呢?答:虽没什么大关系,但仍属「绮语」也。
生活者,为「正命」。虽传统上都说:要有正当的行业。然除有正当的行业外,还要有正当的消遣与娱乐。而所谓「正当的行业」,除了能被社会所认可外,还得不妨碍于修行。
故我以前曾说:就修行的立场而言,乃不鼓励作尖端的行业。何以故?因竞争较激烈,身心不容易放松、安定;故何有余力,在修道中更上一着呢?而传统的行业,虽赚不了大钱;但身心较悠闲、安定,而有余力用功也。
其次,说到正当的消遣与娱乐。虽很多人都把看电视,当作日常中主要的消遣;其实我很少看电视,可以说几乎不看电视。除非有什么台风过境,才关心一下各地灾情如何!同样,我可几乎不看报纸,因为如体育版,谁输谁赢关我何事呢?如影视娱乐版,也只是一片「风骚」而已!而政治版者,殆不出「口水战」的争端;至于社会版,杀盗淫者看多了,也就麻木不仁了!
故很多人虽常问:「如何将佛法落实于生活当中?」表面上似问得很迫切。但仔细想想,也问得很荒唐。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学佛的动机,本就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烦恼、生命中的迷惑。则岂有学了佛后,还不知当如何来应用呢?
如你还是要问:如何将佛法落实于生活当中?则我只好回答:过着正见、正思惟的生活。故所谓「正信的佛教徒」,不只要皈依三宝,并要从闻思中建立正见与正思惟,且能将之落实于生活中,而有正语、正业与正命。
于是乎,从正见到正命的过程中,身心就能一次比一次地安定、和谐。因为正见既能消除我们的迷惑,也能减免贪瞋痴慢等较粗重的烦恼、和对死亡的恐惧等。尤其生活有条理、有规律,身心即能更安定、和谐也。
正方便、正念、正定
正方便、正精进:选择对机有效的禅修方法去练心。正念:于禅修时,不离当下的方法。正定:方法用到「不用而用,用而不用」时,即为正定。
其实严格说来,要从正见的前提去抉择方法,才会是「正方便、正精进」。于动心起念中,不离「正见、正思惟」,才会是「正念」。最后,心始终不离「正见、正思惟」,才会是「正定」。
相信,各位对如何以正方便、正精进而入禅修之门,会有更大的兴趣;但这却非我这次演讲的重点!因为从「八正道」的修行次第来看,当先有正见、正思惟,其次能过着安定、和谐的生活;然后再精益求精,才有禅修的功课。
而现在很多人的修行次第,却刚好相反。在完全无正见的基础下,就去参「话头」。以为参得话头,就具足一切正见了。或为生活太紧张、紊乱,所以去禅修;以为禅修后,一切生活就能改善了。当然在禅修时,能得到一时的压抑与回避;但如再回到生活中,乃必原形毕露尔!
尤其我们日常生活的时间长,而能专心禅修的时间少。因此冀望以禅修来改善生活的品质,便如「杯水车薪」般地渺不可及。这种情况,即使亲近、教导的是名师,也不可能得到更好的结果。
以建筑作比喻
对于八正道的修行次第,我们且以建筑作比喻:「正见」为蓝图中的总图,乃略作格局与配置也。「正思惟」则为蓝图中的分图与施工图。虽皆属于图面作业而已!然而若图面作业,皆已清楚明了;则以下的施工,才能按部就班也。
其次,「正语.正业.正命」则为按图施工,而完成结构中的「粗胚」。为何说是粗胚呢?因为身业、语业,比起动心起念,乃更为粗糙而易于控制。比如我们于人际互动中,虽难免有瞋心的现行;但至少能控制在不打人,甚至不骂人的范围里。或者见到姣美,甚至淫荡的异性,也难免有贪念的现行;但至少能控制在不唐突、不攀缘的范围里。至于「正精进.正念.正定」,则为完成粗胚后的细部装潢。
故未能将正见落实于生活中者,则虽很努力禅修,也无从着落。这就像于建筑未完工前,就急着去买名贵、典雅的家俱。于是乎这些家俱,也只能暴露在旷野中,而任其日晒与风吹雨打;故不久这些家俱,也就很快斑驳而失去光彩,甚至脱落而不复原形。
有些人虽于禅修时,能得一时的宁静、安乐。但当得重新面对生活时,心里却更不能适应。于是长此以往,禅修乃必与生活脱节。而禅修既与生活脱节,则你愈精进于禅修,生活乃愈草率、混乱。于是乎,寄望从禅修来改善生活的初衷,便愈渺不可得矣!虽一再地进出禅堂,也只是重蹈覆辙而已!甚至还是恶性循环哩!
生活禅、动中禅
于是有人谓:非只有盘腿禅坐,才是禅。以「行、住、坐、卧」都是禅故,乃另提倡「生活禅」或「动中禅」。然如离开现实的生活外,另去修者,即非生活禅也。同理,生活的活动外,另去修者,也非动中禅。因为结果还是与生活脱节尔!其次,若离开正见而修者,即非禅也。
说到这里,我似乎全然不赞成初学佛者,修习禅定。其实不然,因为心里的安定、专注,乃有助于听经、闻法,以及沉淀、统合。故对正见的建立及正思惟的敷演,还是有极正面的帮助,此即所谓「由定发慧」也。
其次,禅修的训练也使我们对动心起念,能有更灵敏的内省能力。前云:要将正见落实于生活当中,于是乎便得对动心起念,能有灵敏的观照和内省能力。故若起了不合正见的思惟,才能立即「回向」也─回到正法的方向。而能回向者,才有功德也─与解脱相应,故有功德。
总结
简言之,初期禅修的训练,不以入定,或心专一境为目标。而是要以建立正见,落实生活为目标。尤其在这动态的社会中,要从修定的觉受或体验中,来建立起对修行的信心,乃更不容易也。很多人反会因此而退转。甚至因为知见不正、心态偏差,而容易着魔发狂。
但是要从正见的理则,及正业的生活方式来建立起对修行的信心,应该是比较容易的。尤其现代人所受思想的训练,如有善知识的教导、启发;则对正见的建立,应比过去人更方便才是。同样,如能不断地去观照、回向,则我们的行为也必和佛法愈来愈相应,身心也能愈来愈安定、和谐也。于是乎,就不必担心:参禅是否能开悟?
当今虽很多人曾精进于禅修,但十有八九是不得力的。主要为不合乎八正道的修行程序也。反过来说,如以八正道为标竿,而按部就班地去努力;则既道路能愈来愈宽广,也能如「倒吃甘蔗」般地,愈来愈甜。
版权所有:大悲咒讲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