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芳草凝绿。全文作者翻译赏析
[译文]六朝的兴亡旧事已随流水一去不复返了,只有寒烟笼罩着的衰草还凝聚着绿色。
[出典]王安石《桂枝香》
注:
1、《桂枝香》王安石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采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芳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2、【注释】
(1)登临送目:登山临水,举目望远。
(2)故国:旧时的都城,指金陵。
(3)千里澄江似练:形容长江像一匹长长的白绢。语出。谢眺《晚登三山还望京邑》:“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
”澄江,清澈的长江。练,白色的绢。
(4)如簇:这里指群峰好像丛聚在一起。簇,丛聚。
(5)去棹(zhào):停船。棹,划船的一种工具,形似桨,也可引申为船。
(6)星河鹭(lù)起:白鹭从水中沙洲上飞起。星河,指长江。
(7)画图难足:用图画也难以完美地表现它。
(8)豪华竞逐:(六朝的达官贵人)争着过豪华的生活。
(9)门外楼头:指南朝陈亡国惨剧。语出杜牧《台城曲》:“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韩擒虎是隋朝开国大将,他已带兵来到金陵朱雀门(南门)外,陈后主尚与他的宠妃张丽华于结绮阁上寻欢作乐。
(10)悲恨相续:指亡国悲剧连续发生。
(11)凭高:登高。这是说作者登上高处远望。
(12)漫嗟荣辱:空叹什么荣耀耻辱。这是作者的感叹。
(13)商女:歌女。
(14)《后庭》遗曲:指歌曲《玉树后庭花》,传为陈后主所作。杜牧《夜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3、译文1:
登上高楼凭栏极目,金陵的景象正是一派晚秋,天气刚刚开始索肃。千里奔流的长江澄沏得好象一条白练,青翠的山峰俊伟峭拔犹如一束束的箭簇。江上的小船张满了帆迅疾驶向夕阳里,岸旁迎着西风飘拂的是抖擞的酒旗斜出直矗。彩色缤纷的画船出没在云烟稀淡,江中洲上的白鹭时而停歇时而飞起,这妍丽的景色就是用最美的图画也难把它画足。
回想往昔,豪华淫靡的生活无休止地互相竞逐,感叹“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的亡国悲恨接连相续。千古以来凭栏遥望,映入眼帘的景色就是如此,可不要感慨历史上的得失荣辱。六朝的风云变化全都消逝随着流水,只有那郊外的寒冷烟雾和衰萎的野草还凝聚着一片苍绿。直到如今的商女,还不知亡国的悲恨,时时放声歌唱《后庭》遗曲。
译文2:
登高远眺,六朝故都金陵此时正是深秋,天气开始变冷。千里长江像条白绸,翠绿的山峰像箭头一样峭拨。船只在斜阳中往来穿梭,酒旗在西风中飘舞。彩舟仿佛浮游于去端,白鹭就像在银河翩然飞起,即使多彩的笔也难以将如此美景绘出。
想当初这里曾是繁华的六朝故都,可叹的是隋军已兵临城下,陈后主和张丽华等爱妃还在楼头酣饮,六朝亡国的悲恨一代代地继续,却没人吸取教训。古往今来,多少人来此登高凭吊,但面对这美丽景色也只能空发议论,徒然感慨沧海桑田,兴亡荣辱。六朝的繁华都已随着流水消逝了,如今只见烟笼寒水,衰草凝绿。可到现在那酒楼的歌女居然还一直在演唱陈后主的亡国之音!
4、“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靡靡亡国音,拳拳爱国心,写尽词人对国家前途的忧虑。南北朝时期,陈国最后一位国君,后主陈叔宝在位时,北朝的隋文帝杨坚任贤纳谏,整饬军备,随时准备攻占江南富饶之地。而陈后主却无视隋文帝的勃勃雄心,和贵妃们日夕达旦地饮酒赋诗、征歌逐色,过着奢侈荒淫的生活。甚至在隋朝大将韩擒虎率军兵临城下时,陈后主还在金陵城中与宠妃张丽华寻欢作乐,演奏靡靡之音《玉树后庭花》,杜牧为此写下诗句“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讥讽他们。
如果只是商女不知亡国恨,或许无关大局。然而,现在却是宋朝的统治者没有吸取历史教训,他们不思改革,麻木不仁,整天宴饮玩乐,豪奢铺张,这怎能不让王安石忧心忡忡?他带着一怀愁绪,在六朝故都登高远眺,千古得失,时事云烟,一齐涌上心头。他情不能已,唱出了这首沉雄悲壮的《桂枝香》。
东吴开始,东晋、宋、梁、陈及南唐皆在金陵建都,也亡国于此,李白、刘禹锡、杜牧、韦庄,包括南宋辛弃疾等许多著名文人曾来此怀古凭吊,留下不少精美作品,但王安石的这首《桂枝香》立意高远,笔力峭劲,气象宏阔,雄浑深沉,被推为绝唱。连苏轼读完这首词,也拍案叫绝。
王安石一生的最大志向并非诗词文章,而是政治改革。他对作词持轻视态度,曾嘲笑晏殊:“为宰相而作小词可乎?”因此,王安石存词较少,但还是留下了《桂枝香(金陵怀古)》这样意境开阔、风骨凛然的经典名篇。
王安石为人刚正,处事敢于坚持己见,百折不挠,人称“拗相公”.他身居宰相高位,仍清廉自守。黄庭坚称赞他“视富贵如浮云,不溺于财利声色”,是“世之伟人”.连政敌司马光,也赞扬王安石“其人素有德行,平生行止无污点”.
王安石时期的宋朝,社会危机四伏,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交织在一起,国家越来越衰弱。嘉佑三年(1058年),王安石向宋仁宗上万言书针砭时弊、要求改革,但没有得到仁宗的支持。直到宋神宗即位,王安石才有了用武之地。宋神宗立志革新,他于熙宁二年(1069年)任用王安石实行变法,于是,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的王安石变法,便大张旗鼓地开展起来了。
王安石变法推行了几十年,取得一些成绩,但是,由于保守派的强烈反对,再加上改革本身的缺陷和用人不当,许多小人成了王安石的亲信,举着改革大旗为非作歹,为已谋利,百姓苦不堪言。王安石众叛亲离,二次被罢相,最后闲居江宁,过起隐居生活。
宋哲宗即位后,此前的新法全部被废除,王安石痛惜不已,悲愤难当,没过多久便带着深深的遗憾离开了人世。
“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正如词人所担忧的,腐朽保守、不思进取的大宋王朝在亡国之音的乐曲声中,一步步走向衰亡。
王安石生平见何物最关情?黄鹂三两声。
5、古来有学识、有抱负的文士,一旦登高望远,便兴起了满怀愁绪,那愁又不是区区个人私情,而常常是日月之迁流,世途之坎壈,家国之忧患,人生之苦辛,……一齐涌上心头,奔赴笔下,遂而写成了名篇佳作,历久长新,此等例真是举之不尽,而王半山的这一阙《桂枝香》,实为个中翘楚。
作者这次是在南朝古都,金陵胜地,而时值深秋,天色傍晚,他在此意境之间,临江揽胜,凭高吊古。他开门见山,表明时地。试看他虽以登高望远为主题,却是以故国晚秋为眼目。一个“正”字领起,一个“初”字吟味,一个“肃”字点醒。笔力遒举,精神振敛,无限涵咏,皆从此始。
以下两句,已尽胜概,然而如此江山,如何“刻画”?不过一借六朝谢家名句--“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一出自家随手拈举。即一个“似练”,一个“如簇”,形胜已赫然,全是大方家数,盖在此间容不得半点描眉画鬓。然后即遗山光而专江色,--纵目一望,只见斜阳映照之下,数不清的帆风樯影,交错于闪闪江波之上。更一凝睛细审,却又见西风紧处,那酒肆青旗高高挑起,因风飘拂。帆樯为广景,为“宏观”;酒旗为细景,为“微象”;而皆江上水边之人事也。故词人之领受,自以购物为导引,而以人事为着落。然而,学文之士,却莫忘他一个“背”字,一个“矗”字,又是何等神采,何等警策!
写景到此,全是白描高手。为文采计,似宜稍稍刷色。于是乃有“彩舟”“星河”两句一联,顿增明丽。然而词拍已到上片歇处,故而笔亦就此敛住,以“画图难足”一句,抒赞美嗟赏之怀,仍归于大方家数,不肯入于镂镌饾饤一路;虽曰“刷色”,亦非外铄之比。即如“彩舟云淡”,写日落之江天;“星河鹭起”,状夕夜之洲渚;仍是来自实景,而非但凭虚想也。
词到下片,便另换一幅笔墨,感叹六朝皆经荒乐而相继亡覆。其间说到了悲恨荣辱,空贻后人凭吊之资;往事无痕,唯见秋草凄碧,触目惊心而已。“门外韩擒虎(敌已逼门),楼头张丽华(犹恋美色)”,用杜牧《台城曲》句以为点染,亦简净之法则所在。
词人走笔至此,辞意实已两尽。我们且看他王介甫又以何等话语收束全篇。不意他却写道:时至今日,六朝已远,但其遗曲,往往犹似可闻--“商女不知亡国恨,隔并犹唱《后庭花》!”此唐贤小杜于“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时所吟名句也,词人复加运用,便觉尺幅千里,饶有有余不尽之情致,而嗟叹之意,于以弥永。
王介甫只此一词,已足千古,其笔力之清遒,其境界之朗肃,两宋名家竟无二手,真不可及也!周汝昌评王安石《桂枝香》
6、金陵即今南京市,六朝古都所在。从公元222年东吴在此建都起,先后有东晋、宋、齐、梁、陈在此建都。到赵宋时,这里依然是市廛栉比,灯火万家,呈现出一派繁荣气象。在地理上,金陵素称虎踞龙蹯,雄伟多姿。大江西来折而向东奔流入海。山地、丘陵、江湖、河泊纵横交错。秦淮河如一条玉带横贯市内,玄武湖、莫愁湖恰似两颗明珠镶嵌在市区的左右。王安石正是面对这样一片大好河山,想到江山依旧、人事变迁,怀古而思今,写下了这篇“清空中有意趣”的政治抒情词。
词的上阕写登临所见,作者在一派肃爽的晚秋天气中登高临远,看到了金陵最有特征的风景:千里长江明净得如同一匹素白的绸缎,两岸苍翠的群峰好似争相聚在一起;江中的船帆在夕阳里来来去去,岸上酒家斜矗的旗招迎着西风在飘扬。极目远眺,那水天一色处的各种舟楫在淡云中时隐时现;一群白鹭在银河般的洲渚腾空而起。如此壮丽的风光真是“画图难足”啊!
词的下阕抒登临所感,作者的笔锋一转,切入怀古的题旨。用“念往昔”三字拉开了时空的反差,指出六朝的统治者竞相过着奢侈荒淫的生活,以致像陈后主那样,敌军已兵临城下,他还拥着一群嫔妃在寻欢作乐(这里“门外楼头”是化用杜牧的《台城曲》:“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的语意)。最后六朝君主就像走马灯似地一个接一个地国破家亡,悲恨相继不断。对此作者发出了深深的感叹:千古以来人们登高凭吊,不过都是空发兴亡感慨,六朝旧事随着东逝的江水是一去不复返了,剩下的只有几缕寒烟和一片绿色的衰草。最后作者借用杜牧《泊秦淮》中的“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的诗意,指出六朝亡国的教训已被人们忘记了。这结尾的三句借古讽今,寓意深刻。
同时,这首词在艺术上也有成就,它体现了作者“一洗五代旧习”的文学主张。词本倚声,但王安石说:“古之歌者,皆先为词,后有声,故曰’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如今先撰腔子,后填词,却是’永依声‘也。”(赵令畤《侯鲭录》卷七引)显然是不满意只把词当作一种倚声之作。这在当时是异端之论,但今天看来却不失其锐敏和先知先觉之处。北宋当时的词坛虽然已有晏殊、柳永这样一批有名词人,但都没有突破“词为艳科”的藩篱,词风柔弱无力。他曾在读晏殊小词后,感叹说:“宰相为此可乎?”(魏泰《东轩笔录》引)。所以他自己作词,便力戒此弊,“一洗五代旧习”(刘熙载《艺概》卷四),指出向上一路,为苏轼等士大夫之词的全面登台,铺下了坚实的基础。
7、词的下片抒情,写他“登临送目”所生的感慨。全文如下:
念往昔、豪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起句“念往昔,豪华竞逐”总领下片词意。六朝的一些帝王凭借金陵的险要形势和江南无尽的珍藏,穷奢极欲,出奇争胜,广筑宫殿,博采声色,招致了国破家残,败亡相继。“豪华竞逐”四字深刻地揭示出六朝更替的根本原因。“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前句是唐代诗人杜牧《台城曲》诗中“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两句的缩写。韩擒虎是隋朝的名将,隋文帝开皇九年(公元589年),大举伐陈,韩擒虎率精兵首先攻入金陵朱雀门,直扑宫闱,陈后主被俘投降,他的宠妃张丽华被杀,六朝最后一个王朝陈朝灭亡。诗人之所以要把张丽华这个人物突出出来和韩擒虎作鲜明的对比,意在表明,陈后主由于沉湎酒色,导致了亡国之祸,令人触目惊心。“悲恨相续”是指金陵在短短三百年里,走马灯式地更换了六个朝代,由于这些亡国之君从不接受历史教训,所以他们的悲剧和遗恨一朝一朝地延续下去。这一句不止是对六朝亡国之君的指责,而含有更深刻的现实意义。
“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凭高”和上片“登临”相呼应,诗人这两句的意思是:六朝亡国的教训太深刻;太应该记取了,以致千古之后想起它来,都使人感叹不已。“谩嗟”二字寓意很深。就是说,历代统治者并不能从六朝历史中真正汲取经验教训,人们只能白白的感叹,何以见得?有赵宋王朝的现实见证。诗人巧妙地结束了怀古,引出下文。
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流水“应上片的”澄江“.六朝的往事都随着流水逝去,成了历史上的陈迹。”凝绿“表示春草欣欣向荣,富有生命力。现在呢?绿草已被秋风吹得衰败枯萎了,一片萧索的景象。”寒烟衰草“照应上片”故国晚秋“.诗人用它来正面衬托六朝统治者的腐朽,渲染亡国的悲凉。
”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后庭》遗曲是陈后主制作的《玉树后庭花》。对这种亡国之音,宋王朝的”商女“不仅在唱,而且是”时时“在唱,可见它还大有市场。难道诗人是在指责”商女“们”不知亡国恨“吗?当然不是,因为她们以卖唱谋生,要服从顾主的欢心和意志。是谁让她们”时时“大唱亡国之音的?是在座的主顾――那些有钱有势、追欢买笑的统治阶级。他们来到这秦淮河畔的歌楼酒馆,也是在”豪华竞逐“,这怎能不让人们嗟叹呢?
王安石一身致力于政治改革,他把自己的文学活动也用来为宣传他的改革服务。这首《桂枝香》词就针对北宋王朝统治阶级纸醉金迷的现实而发的。宋朝从真宗、仁宗到英宗时期,都安于表面的承平而过着豪华的生活,宫庭开支之大、皇帝赏赐之滥、冗官冗员之多,都超过了六朝。朝中大臣如晏殊、宋祁之流都爱好游宴,饮酒作乐,过着贵族的生活。君臣们坐吃山空,弄得国库枯竭,民不聊生,危机四伏。这在作者上仁宗、神宗皇帝书以及其他文章里有全面详尽的论述。在这首词里,他认为对于六朝兴亡相继的事实不能只是空空地感叹,而是要从政治上加以改革,免蹈覆辙。这不是一般文人的见解,而是政治家的见解,换句话说,这首词是政治家的词,不是一般的文人词。必须结合作者的政治思想才能探索到它的底蕴。
本文作者(来源):王安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