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惑不仅在日常生活中出现,在佛教中也是有三惑的。佛教三惑和日常生活中的三惑是不同的,所以修行之人要对佛教中的三惑有个了解,这样才能知道三惑的意思。只是三惑是何意思呢?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佛教概念中的惑,也叫有漏,也叫烦恼,也叫垢,或者结使,都是同体异名。
此一切之烦恼相,总说即为无明,分说即可分为三惑,三惑即: 见思惑、尘沙惑、无明惑,此三惑一一略说如下。
一、见思惑
见思惑为合称,分开即是见惑与思惑,经论中常略称为见思,属三惑之一。
迷于界内理,贪着五欲入于忆想称见惑;迷于界内事,生厌怠称思惑。
又意根对法尘之非理计度,起诸邪见为见惑,对五尘贪爱染着为思惑。
藏、通二教至极果,别教至第七住,圆教至第七信时始能尽断之。
须修空观对治之。
《天台四教仪》云:“见思惑有见修、四住、染污无知、取相惑、枝末无明、通惑、界内惑等七种异名”。
略释七种异名,能更好的帮助理解该名词。
见修:
见道位所断之见惑与修道位所断修惑,合称见修。
四住:
三界内见惑为见爱住地,三界内思惑分为欲爱住地、色爱住地、无色爱住地,合称四住烦恼,故称四住
染污无知:
小乘所说一切之烦恼。《文句记》曰:“染污无知,无明为体”,《俱舍颂疏》曰:“烦恼不净为染污,于境不悟,故曰无知”。
取相惑:
执取事理之相之妄惑,《四教仪集注》云:“取相惑,三惑皆取相,<观音玄记>云,见思取生死相,尘沙取涅槃相,无明取二边相。今见思取六道生死之相”,故名取相惑。
枝末无明:
对根本无明而取枝末之名,因见思以无名为根本,故云枝末。
通惑:
相对于别惑而得名,三乘人通断见思,故曰通惑,尘沙、无明,别为菩萨所断,故名别惑。
界内惑:
相对三界外之惑而得名,见思惑润有漏业,招三界内之生死果报,不能了脱,故云界内惑。
二、尘沙惑
众生有无量、相应烦恼亦有无量,比喻人之惑障,如尘沙之多,故称尘沙惑。菩萨之行,广为化他,为对治一切众生如尘沙之无量惑障,故发心修学无量教法,若令众生能断见思之惑,于菩萨即是断尘沙惑。
菩萨虽以空观破除见思惑,但尚执于空理,致使未能进一步了知众生无边之差别相,故尘沙惑又称着空惑。此惑仅为救度众生之菩萨所有,故若此惑不断,则不得自在。
此惑又称别惑。共通于界内、界外,可用假观来对治。
三、无明惑
由痴而对一切法无所明了,故称无明。即迷于中道第一义谛之烦恼。
此惑乃业识之种子、烦恼之根本,有招感界外变易生死果报之力用,故属界外惑,声闻、缘觉不知其名,唯大乘菩萨,得定慧双修,万行具足,方断此惑,以中观破之。
若论断位,则别圆二教不同。
依别教之说,
十信位能伏住见思惑,
初住能断除见惑,
七住能断尽思惑,
八、九、十住能断除界内尘沙惑,
十行断界外尘沙,
十回向能伏住无明惑,
初地以后至妙觉位,能断除十二品无明惑。
依圆教之说,
五品弟子位能伏住五住地烦恼,
十信中之初信位能断除见惑,
七信位能断尽思惑,
八、九、十信断除界内外之尘沙惑,
初住以至妙觉位能断除四十二品无明惑。
以上三惑次第由三观分别断除,系别教之说法。若以圆教,三惑为一体,即以一心三观对治,无须分别破除。
因三惑原系一惑之粗细而已,即惑体无别,其粗称为见思;细者称为无明;介于其间称为尘沙,是故依圆教而言,所谓断舍,当无前后异时之别。
版权所有:大悲咒讲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