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讲解网

宋代禅学的主流——宗果的看话禅体系

发布时间:2023-12-07 10:17:42作者:大悲讲解

看话禅的简介

说到修禅,很多人都是听说过的。今天要介绍的关于禅的知识为看话禅,看话禅与“默照禅”相对称。为临济宗大慧宗杲之宗风。看,见之意;话,公案之意。即专就一则古人之话头,历久真实参究终于获得开悟,此种禅风称为看话禅。

此禅风先慧后定,与默照禅之先定后慧大异其趣。看话禅之起源可追溯至唐代赵州从谂之“狗子无佛性”为始,而于唐末五代,拈提古则公案以摧破知觉情识之风极为兴盛。至宋代大慧宗杲则极力主张专门参看一则话头,后之临济宗皆奉为圭臬。尔后其风益盛,如明代中峰明本特为揭橥麻三斤、柏子树、须弥山、平常心是道、云门顾、赵州无等古公案,颇影响一代之禅风。明、清以至于今,此禅风犹未绝。此外,宋代以后,禅净合习之思潮甚盛,以“阿弥陀佛”四字为公案之风极盛一时,此亦为看话禅之一种。(天目中峰和尚广录卷一之下、憨山老人梦游集卷二)

——【佛光大辞典】

◎附一︰吕澄《中国佛学源流略讲》第九讲(摘录)

在宋代,除了文字禅以外,由宗杲开始还把对公案的运用转到另外的一途。原来一般是把公案看作正面文章来理解的,但宗杲认为,直接从公案上并不能看到祖师的真面貌,应该提出公案中某些语句作为‘话头’(即题目)作参究。其目的在于作‘杜塞思量分别之用’、‘扫荡知解,参究无意味语’。例如,临济赵州一家,曾有人问他︰‘狗子有无佛性?’赵州答曰︰‘无。’这是赵州公案。现在不管这一公案是否与当前有关,也不是完全参究这一公案的内容,而是把这一‘无’字取出来,始终作为参究之用。这种作法可说是对文字禅的矫枉过正,从而使之倾向于非理性主义方面,认为不是从文字中来求得理解,而会自发地产生一种聪明。因此,他们常说︰‘有解可参之言乃是死句,无解之语去参才是活句。’这就叫做‘看话头’,或曰‘看话禅’。

◎附二︰圣严《禅门解行》〈公案禅与默照禅〉(摘录)

看话禅的简介

看话禅

此即是公案禅的另一个名称,又叫做‘看话头’。起源于临济宗下的大慧宗杲(1089~1163)。宗杲先学曹洞,后学临济。结果,他对于曹洞宗的‘默照禅’,极为不满,而评为‘默照邪禅’。所谓看话,是从一个个的公案,来勘验修道者的见地程度,公案中的前人对话,均有不同的修证层次,从公案的表面看,和说明公案的内容,是多余的,要看公案中主题的内涵是什么,才是看话工夫的目的。所以,在未得亲自悟透之前,公案仅是一种工具,悟透之后,才能发现其活活泼泼的精神所在。亲自悟透禅宗祖师们的过去发生过的开悟的案例,用知识的推理或想像,不能达成目的,必定要对公案中的话题,起大疑情,只发问而不能自行以推理方式来求答案。

宗杲于抨击‘默照邪禅’的同时,提倡了‘狗子’、‘佛性’等看话头的用功方法,以看话头来摧破思虑情识,使得修行者在突然间,达到大悟彻底、平等一如、不即不离的自在境界。到了中峰明本(1263~1323),经常所提的话题是︰麻三斤、柏树子、须弥山、平常心是道、云门顾、赵州无等。据《天目中峰和尚广录》卷一之下云︰‘或谓传灯录,一千七百单一人,皆是知归外言,解迎刃,初不闻说做看话头工夫(中略)。谓做看话头工夫者,固不是契直指单传之旨,然曾赚人不落草,最是立脚稳当,悟处亲切也。纵不悟此心,但信心不退转,一生两生,亦更不得不开悟。’

因此,更有人主张︰‘抱定一句话头,坚挺不移,若不即得开悟,临命终时,不堕恶道,天上人间,任意寄居。’

可知,看话头、参公案,乃是禅宗的利器,在中国南宋以后的禅宗诸祖,大抵多用此法,所谓‘参禅’二字,即从看话头、参公案的方法而来。

看话禅的简介

上面就是看话禅的简介了。我们要知道禅悟,必须靠你自己去发现、去追寻、去领会、去实践。光用嘴巴问或者只会用嘴巴说,你的思想或思维只是在那里“原地踏步”,无法领悟禅的真谛。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热门内容

  • 相关专题

  • 月排行榜

版权所有:大悲咒讲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