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讲解网

什么叫居士五戒

发布时间:2023-12-08 10:41:18作者:大悲讲解

在学佛的人群中居士所占的部分是很大的,虽然居士并没有出家,但他们也已经皈依佛门了,为此在学佛时也是需要遵守居士五戒的。虽然皈依佛门的居士有很多,可也有一部分对居士五戒并不清楚,为此,想知道什么叫居士五戒?为了对这个问题有个了解,我们来看看下面的回答吧!

什么叫居士五戒

居士五戒是一切佛戒的基础,是最基本的戒律,进入佛门之后的在家弟子,便应受持,所以通常称之为在家戒。分别为「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不杀生是不杀害有生命的动物;不偷盗是不盗取别人的财物;不邪淫是不作夫妇以外的淫事;不妄语是不说欺诳骗人的话;不饮酒是不吸食含有麻醉人性的酒类或毒品。

五戒虽仅五条,但其细则,非常繁复。五戒的毁犯,皆有轻重之别,重罪不通忏悔,所以称为不可悔;轻罪可通悔,又分两类,称为中可悔与下可悔。根据大乘菩萨戒,虽犯重罪,如能作取相忏,在佛前礼忏,得见好相,见光见花,见佛菩萨前来摩顶,罪即悔除。但是,忏悔除罪,只是除的犯戒罪,而不是性罪,比如犯戒杀人,戒罪应堕三涂,如能取相灭罪,即可不堕三涂;然而欠人一命仍需要偿,因缘成熟,必定还报,如果不入无余涅槃,即使证到阿罗汉果,仍得还他一命,乃至杀一虫蚁,性罪永远不灭!盗戒也是一样,不过盗戒的戒罪虽与杀戒一样,盗戒的性罪,只要偿清所盗之值,便可了结。

在五戒之中,杀、盗、邪淫、妄语的四戒,均有可悔与不可悔罪;饮酒一戒,虽犯均为可悔。五戒的前四戒,皆有戒罪与性罪,饮酒一戒,只有戒罪而无性罪。所以称前四戒为性戒,饮酒戒为遮戒。性戒是在佛法与世法中皆所不许者,佛不制戒,犯了杀、盗、邪淫、妄语(欺骗)行为的本性,就是罪恶;遮戒是佛陀制来为弟子们遮止防犯性戒于未然的,所以唯有受了佛教五戒的人不得犯。

什么叫居士五戒

说到这里,也许有人怀疑:不受佛戒,做了坏事,只有一重性罪,受了佛戒,反而增加一重更大的戒罪,那又何必受戒?其实,受戒是为戒除恶业,难道说受戒之后,还准备造恶吗?即使真要造恶,也可随时舍戒,万一未及舍戒便造了恶业,虽将下堕三涂,但也毕竟可以成佛,如果永不受戒,也将永无成佛的可能,下了种子,因缘成熟,必有收获。

佛陀制戒的目的,是希望佛弟子们如法持戒,如法持戒的作用是为增长功德,但此功德之来,均由悲心的陶养而起。看五戒的表面,是消极的不作恶,而无积极为善的作用;事实不然,如能稍加体察,便可明白,守持五戒,实也含有无限悲心。此谓悲心,可以解作同情心的扩大,这是推已及人而及于一切众生的同情心。因为不忍自己被人杀害,所以知道他人乃至一切众生,都有不忍被杀被害之心,故有不杀生戒;因为不忍自己的资生财物遭人偷盗而去,所以知道他人乃至一切众生,都有不忍被偷被盗之心,故有不偷盗戒。以下的三戒,亦可准知。因此,我们可以说,持戒的功德,固然由于信仰而来,也由于悲心的陶养而来,佛的功德最大无极,佛的悲心也是最大无极,那就是同体大悲了。

所以在佛典中,每称五戒为五大施,持五戒而能持到彻底,绝不仅止于止恶,当能做到行善。不杀生而要护生与救生,不偷盗而要行布施。其余三戒,亦可准知。不过五大施的本意,是在施予一切众生的无畏惧心,由于我持杀戒,不必怕我伤害;由于我持盗戒,不必怕我偷盗;由于我持邪淫戒,不必怕我淫污其亲属;由于我持妄语戒,不必怕我欺骗;由于我持饮酒戒,不必怕我以饮酒而疯狂。故称五戒为五大施。

什么叫居士五戒

上述就是什么叫居士五戒的相关回答,希望对居士有帮助!居士在学佛时一定要遵守规定,这样才不会出错,才不会对诸佛和菩萨造成不敬。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热门内容

  • 相关专题

  • 月排行榜

版权所有:大悲咒讲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