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讲解网

佛、法、僧的真正含义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3-08-04 10:53:20作者:大悲讲解

香在佛教中是最常用来供佛的,上好的天然香不仅能通气养神,香为佛使,也是修道的助缘。也有用香的芬芳远闻,来比喻修行者持戒之德,或寓意修行者自身的戒定真香。需要注意的是,燃香的本质并不是要把香烧给佛菩萨,佛菩萨不会贪图世人多烧了几支香,而是要我们懂得、记得香的精神。所以,如果要上香,一定要上优质的天然香,一支即可,切忌大把焚烧劣质化学香,不但有贪图功德的问题,更因污染空气损害自身。

供养佛法僧三宝的好方法

所以,现在很多佛弟子更多地以鲜花来做供养。处世如花,见者欢喜,身常香洁。供灯也是佛门传统的供养方式,佛法有如一盏智慧明灯,照破愚痴无明,传法也被称为传灯。而我们也愿去暗投明,勤修佛法,让自己也能成为照亮他人的一盏灯。

最常见的几种佛供养

用水果、茶水、食物、宝珠、衣饰等物品来供养佛菩萨,目的是使佛弟子从内心生出一种自觉,得到了什么上好的物品,第一时间想起供养诸佛菩萨,这比嘴上说着虔诚恭敬真实百倍。好比一个人得到了好东西,第一时间就想与之分享的,那一定是对他最重要的人。需要注意的是,在家里供佛时用的水果、食物、茶水也要定时更换、保持新鲜。如果对“十物供养”要设一个标准,那就是怀着侍奉自己最重要、最感恩的师长恩人那样的恭敬心来做。

供养佛法僧三宝的好方法

七种法供养

我们愿意将品质上乘的这些供品供养在佛像前,这当然是正确的做法。但是,千万不要认为这就已经是“最好的供养”了。供养不单单指财物,“诸供养中,法供养最”,对诸佛菩萨最好的供养,其实是对佛法的尊重和奉行。《普贤行愿品》中就列举了七种法供养:

1

如说修行供养

依照佛陀宣说的种种法门修行,也就是佛经和经文“流通分”里经常出现的两个词儿——依教奉行、信受奉行。

2

利益众生供养

凡是对众生有利的事,我们都应积极实践。见到他人有难,主动给予解救、帮助,使之远离痛苦,获得安乐,这也是供养诸佛的修行。佛菩萨是为利益众生而出现于世,我们能利益众生,就是为佛菩萨分担职责,就是对诸佛最好的供养。

3

摄受众生供养

许多人对佛法有误解,若直接对他们介绍佛法,很可能被排斥。佛法中有四摄法门,分别是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布施,当对方从内心接受我们,了解我们的善意,并将我们视为良师益友之后,再向他们宣说佛法,就能减少很多障碍。

4

代众生苦供养

以同体大悲的精神,将众生和自己视为一体。很多时候,我们并非无力帮助别人,而是因为自他的分别,使我们不能对他人的痛苦感同身受,所以没有主动替人分忧解难。当他人生命垂危时,我们会像救治自己一样尽力救助吗?愿意代他承受痛苦吗?先不说最终实际上能不能代众生承受痛苦,仅仅是念头上很可能就做不到。

5

勤修善根供养

即通常所说的“众善奉行”。善行的内容很多,如皈依、供养、忏悔、护生及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等等。凡是对自己和众生有利的事,都是我们应该修习的善行。这种修习是长期的,不是几天可以达成的,必须勤勤恳恳、坚持不懈地做下去。

6

不舍菩萨业供养

不舍,即不放弃。身为佛弟子必须发菩提心,行菩萨行。菩萨行,主要以“六度四摄”为主,根据众生的不同根基,方便善巧地给予帮助。这种帮助,也是尽未来际永不间断的,绝不半途而废。

7

不离菩提心供养

菩提心,是自觉觉他之心,也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之心,由大悲心而来。在完成自身觉悟的同时,积极帮助他人获得觉悟。发起菩提心之后,我们的所作所为,乃至起心动念,不能有刹那离开这一发心。否则,即使行善,也只是普通的世间善行,只能感得人天小果,有漏之因,无法成为佛果资粮。正如《劝发菩提心文》中所说:“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根,是名魔业。”

供养佛法僧三宝的好方法

供养僧 四事供养

供养三宝中,供养出家人是最直观、最具体的。在佛陀住世的时代就有“四事供养”,即饮食、衣服、卧具、汤药(药品)。从现代来看,虽然寺院会发放一些“单金”(生活补贴),但很多偏远地区的出家人生活依旧非常清苦,尤其是患病法师依然需要很大的帮助。同时,供养出家人,使他们安心修行,也是在家居士培植福报的殊胜机会。供养出家人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有在寺院里的五观堂设斋供僧的,有为寺院送油、送米、送蔬菜的。为避免出家人用到可能含有动物油脂的肥皂,也有居士会特意购买或制作手工的天然植物皂供养给法师。供养三宝本就是功德殊胜,帮助他人修行更是助人成就。在供养出家人时,不必抱着对方修为是否值得我供养的心态,即使一个初学的小沙弥也不可轻视,以无我、无所求的发心去供养,这样的功德无比殊胜。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热门内容

  • 相关专题

  • 月排行榜

版权所有:大悲咒讲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