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中的类别是非常多的,现在有不少的师兄可以慢慢的去修行,已经获得其中的智慧和功德的人不少了,所以我们要好好的去修行。而法眼宗和曹洞宗就是其中的一种,那师兄你知道法眼宗与曹洞宗禅风之同异吗,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法眼宗与曹洞宗皆为青原一系法派,故他们在禅宗思想主张上则无根本性之区别。而二宗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开宗立派者悟法的经历和传法的方式略有不同而已。曹洞宗的禅风绵密,不仅有五位君臣之说,而且也有偏正回互之论,更重在以偏正回互来言说理事不二和理事圆融。
曹洞宗入宋后,临济一宗的浮山法远(990—1067)禅师受曹洞警玄(948—1027)禅师之托付而代其觅徒传法,继而由法远禅师门徒义青(1032—1083)兼习临济和曹洞禅法并传承曹洞法脉而使该宗具有了较强的生命力,而在后期又由宏智正觉禅师开出了“默照禅”法,则进一步推动了曹洞宗的发展。法眼宗与曹洞禅风的相同之处均在于禅风的绵密,即所谓法眼宗禅风有曹洞宗之“道枢绵密”。
此外,法眼宗与曹洞宗均重视以理事关系来言说禅法的思想意趣则是相一致的。不过,法眼宗与曹洞宗禅法的差异主要表现在法眼宗无“五位君臣”之说和“默照禅”法,而曹洞有“五位君臣”之说和“默照禅”法上。
曹洞宗一宗为洞山良价与曹山本寂共同开创,系青原一系法脉。因本寂(840—901)大倡导“五位君臣”之说,形成曹洞一家家风。然而,确切地说,如果说良价(807—869)是曹洞宗理论与方法的创立者,那么本寂则是这一理论与方法的实践者。故有学者认为:
洞山良价之所以成为曹洞一宗的创立者,在于他直承石头希迁、药山惟严与云岩昙晟,总结发明,提出了一整套包括功勋五位、正偏宛转、三渗漏和三路接人等方法、范畴在内的理论思想与修行实践体系。而这一套独特的体系,其展开运用与丰富完善又是由他的弟子曹山本寂来完成的,其间之亲切紧密不可分割,故“曹洞”连称自为允当。
上述一段话言明了洞山的禅法之源,乃是承接石头希迁、药山惟严与云岩昙晟法派。引文不仅指出了洞山功勋五位、正偏宛转、三渗漏和三路接人的方法,而且也表达了洞山良价与曹山本寂禅法、禅风之间的紧密关系。事实上《五灯会元》对洞山创宗一事说得很明白:
师自唐大中末,于新丰山,接诱学徒,厥后盛化豫章高安之洞山,权开五位,善接三根,大阐一音,广弘万品,横抽宝剑,剪诸见之稠林,妙叶弘通,截万端之穿凿。又得曹山,深明的旨,妙唱嘉猷,道合君臣,偏正回互。由是,洞上玄风,播于天下,故诸方宗匠,咸共推尊之,曰洞曹宗。
这不仅说明了曹洞一宗之由来,而且也点破了曹洞一宗的禅法和宗风特色,即“五位君臣”、“偏正回互”的教学特点。
其一,曹洞“五位君臣”之说。何为五位君臣?是指正位、偏位、正中偏、偏中正、兼带(兼中到)。《曹山本寂禅师语录》云:
师曰:正位即空界,本来无物。偏位即色界,有万象形。正中偏者,背理就事。偏中正者,舍事入理。兼带者,冥应众缘,不堕诸有,非染非净。非正非偏,故曰虚玄大道。无著真宗,从上先德,推此一位,最妙最玄,当详审辩明。
上述引文从理事关系上言说了曹洞宗的“偏正五位”说。“正是空界,代表理,即本体界;“偏位”是色界,代表事,即现象界;“正中偏”是违背了理而强调事,“偏中正”是舍弃了事而强调理,只有“兼带”,非染非净、非偏非正,不执一边。可见,正偏是区分本体与现象的标准,而一旦悟入佛法真实悟境,则理事相忘,能体悟到“空色不二”、“理事圆融”的禅宗境界。显然,曹洞宗上述关于偏正五位的言说是从理事关系上着手的。
曹洞宗还注意从主宾关系上言说“偏正五位”,《曹山本寂禅师语录》又云:“君为正位,臣为偏位,臣向君,是偏中正。君视臣,是正中偏。君臣道合,是兼带语。”这即是以君臣的主宾关系来确定偏正关系的。此外,曹洞宗还以体用来言说偏正关系,《人天眼目》云:“正中偏者,体起用也。偏中正者,用归体也。兼至中,体用并至也。兼中到,体用俱泯也。”
这即是说正中偏是由体而起用而重在用的生起上,偏中正则是由用而回归于体而重在回归本体上,偏中至是体用并至,兼中到是体用俱泯。在曹洞宗看来,正中偏、偏中正君是执著于一边,只有体用双运、并至,继而达到体用俱泯才是理事圆融的最高境界。
可见,曹洞宗的五位君臣重在对偏正与理事的统合上。故《肇论略注》云:“曹洞宾主五位,正偏兼带,照用同时,虽发明向上,实显理事混融,真俗不二之旨,苟悟即真,自然得大机用矣。”由于曹洞十分重视偏正关系,故该宗教学中所言偏、正则自然成为其一大特点,故文益曰:“曹洞家风,则有偏有正,有明有暗。”但是,无论偏正、明暗,或是主宾、体用,这都是表现宗旨的方法与手段,对于真正的禅者而言不能完全执著于此。
所以,文益评说曰:“偏正滞于回互,体用混于自然。”可见,文益对偏正、体用的评论自然有其深意。因在文益看来,若执著于偏正,滞泥于一来二往的回互关系,则易于落入循环论证的旧巢;体用不明,则会将即体即用、体用一如看成是自然之说而淹没了禅宗宗旨。总之,曹洞宗五位君臣之说有如此细密的分类,也可具见曹洞家风确有“道枢绵密”之特色。不过,法眼一宗也有“曹洞之密”的特点,而就这一点上说法眼宗的细密之风与曹洞绵密之风则是相同的。故洪修平先生指出,法眼宗风“简明处似云门,稳密处类似曹洞”。
其二,曹洞“偏正回互”之特点。此中偏,是就事而言,为用之层面;而处正,是就理而说,为体之层面。所谓,“偏正回互”,即是说理事相连、体用相涉。曹洞宗的偏正回互与理事体用的禅法思想与风气,与法眼宗似有学缘上的关联。
因洞山承接“石头希迁、药山惟严与云岩昙晟”,故石头希迁之《参同契》言说理事回互关系的思想作风对其不能不产生一点影响。《参同契》云:“执事元是迷,契理亦非悟。门门一切境,回互不回互。回而更相涉,不尔依位住。色本殊质像,声元无乐苦。暗合上中言,明明清浊句。”
这即是说,不能偏执于理或事之一端,而要理事俱融、理事不二,要明晓理中有事、事中有理、理事无碍之义理,才能在理事回互相交接中获得悟法契机,而顿明心性之本来面目。法眼文益精于石头《参同契》并曾亲自作注,故曹洞宗提倡理事不二的思想与法眼宗主张理事圆融的风气则是一致的。关于“回互”问题,在洞山与曹山接引学人时常言及“回互”。
《洞山良价禅师语录》云:“僧云:四山相逼时如何?师云:老僧日前也向人家屋檐下过来。云:回互不回互,师云:不回互。云:教某甲向甚处去。师云:粟畬里去。僧嘘一声云:珍重。”又如《曹山本寂禅师语录》亦云:“师示众曰:凡情圣见,是金锁玄路,直须回互。夫取正命食者,须具三种堕:一者披毛戴角;二者不断声色;三者不受食。”这与石头希迁主张回互应有极大关联。
与此同时也可具见曹洞家风具有“道枢绵密,应机接物,语忌十成,金针双锁,玉线暗穿,正偏回互”的特色。《五家宗旨篡要》言法眼宗“句里藏锋,言中有响”。这与曹洞回互之绵密似有一定相似性。径山杲云:“法眼与修山主,丝来线去,绵绵密密,扶起地藏门风,可谓满目光生。”洪修平先生指出,“曹洞以五位君臣、偏正回互来说理事、体用关系,显然进一步发挥了石头希迁的禅学思想特点”。不过也有贬低曹洞“回互”之说的情形,如《五宗原》云:“惟曹洞回互,则不待拈提,而自著焉。”
而将曹洞之“回互”视为执著之法,这似受到文益《宗门十规论》批评宗门弊病时所持有“偏正滞于回互,体用混于自然”的观点有关。尽管如是,然回互所蕴含的理事无二之思想意涵,与法眼宗理事圆融之思想风气则是一致的。
其三,“默照禅”的独特方式。入宋之后曹洞宗仍有发展,“经过投子义青、大洪报恩、芙蓉道楷等人几代的努力,逐渐走向振兴,至丹霞子淳、真歇清了及宏智正觉之时,开始进入昌盛时期”。“默照禅”是曹洞宗在新的发展阶段,由宏智正觉(1091—1157)所创立的新禅法。所谓“默照禅”,即是端坐清心潜神,默游内观,彻见诸法的本源,无纤毫芥蒂作障碍,廓然忘像,皎然莹明。
宏智正觉《默照铭》云:“默默忘言,昭昭现前,鉴时廓尔,体处灵然。”又在《坐禅箴》中说:“不触事而知,不对缘而照。”这都显示了默照禅的特征,即“曹洞宗以默照贵”。这即是说曹洞宗提倡默照,默念观照自我内心,而达至禅定的效果,所谓静能生慧,如此做静定工夫而最终能实现觉悟成佛之目的。日本学者村上专精也认为,“默念不动的坐禅本身就是佛行,主张通过‘寂照静默’来‘休歇身心’,达到解脱”。
可见,默照禅法一改禅宗举唱宗乘,以诗颂、文字等阐扬佛法的言说方式,而转为提倡修心静坐的方法,实有返璞归真于达摩面壁修禅的作风,对与“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的禅宗宗旨似有回归的趋向,也由此而形成了曹洞默照参禅之教学风格。故有学者也指出,“注重坐禅,自石头、药山以来,至曹洞以后,一直是石头宗系和曹洞宗的修行实践传统特色”。曹洞宗所倡的默照禅之方法与北宗神秀提倡的“修心”如出一辙,这也显示了北宗修心之禅在禅宗式微时也显得尤为重要。注重在默照、静坐中修心、参禅,与达摩禅的精神是一致的。
这也许是曹洞能长期传承和发展能够久远的一大因素。曹洞宗的这一修心安意之法,与文益《宗门十规论》所批判的“不关声律不达理道好作歌”的精神是相一致的,只不过依据经眼资料来看法眼宗在实际教学中并没有提倡过默照的禅修方式。但也有人对“默照禅”给予了批评云:“莫学他家默照禅,取舍顿捐心量外,行藏直透劫空前,入廛垂手须方便。”
宗杲也极力排斥默照禅,他在答陈季任书中说:“近年以来,有一种邪师说默照禅,教人一二时中是事莫管,休去歇去,不得做声,恐落今时,往往士大夫为聪明利根所使者,多是厌恶闹处,乍被邪师辈指令静坐却见省力,便以为是,更不求妙悟,只以默然为极则。”经眼资料显示法眼一宗自当无有“默照”一说,这或许就是法眼与曹洞宗禅风之明显差异之处。
以上就是对法眼宗与曹洞宗禅风之同异的相关介绍,希望可以对师兄有帮助。佛法的修行是非常好的,但是都是要坚持和有耐心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慢慢的得到体会。就是在念诵的佛经时候,要多加注意事情,这样我们才能好好的去修行,获得更多的好处和功德。
版权所有:大悲咒讲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