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明道
有人说佛法是讲得最深入的心理学,又有人强调它跟科学互不相抵触;有的人喜欢把佛学当作高妙无比的哲学来看待,另有人主张作为宗教的佛教纯然是一个社会现象。各家的见解分歧、多元。当然,佛陀阐述的教法以心为主,而释尊提倡的方法自颇具科学精神,正如历代古德整理出来的教义呈现出博达精深的思想体系,同时活动在世上的僧俗也无从脱离群体的人类。这样看来,大家说的都有点道理。不过圆满觉悟的大导师转*轮的关怀既不在于立一家之言以成为某心理学派的创办人或科学泰斗,他的诉求亦不在当哲学家或一心搞组织,渴望获得开山祖师的头衔。佛陀说法,为的是引导有情离苦得乐,没有别的。至于如何达到离苦得乐的境地,那就有传统所谓「八万四千法门」。善逝的相关开示丰富而应机,针对众生各种可能的状况,让凡夫有情顺利化解烦恼,累积功德,乃至直奔解脱,超越生死。在此仅以契经一偈为例来约略说明。
声闻传统的《大般涅槃经》上,世尊对一个在家弟子说:「布施者获福 慈心者无怨 为善者消恶 离欲者无恼 若行如此行 不久般涅槃」。据此,令人迅速证得涅槃的修行方法,共有四项。
其内容十分单纯,既未搬出三学、八正道,又不罗列三十七道品,连一个法数都不提,只是简短几个重点,非常朴素,值得参考。前面四句的安排是 1、2 与 3、4 相称,亦即 1 跟 3 是一对,2 和 4是另一对,整偈的架构则为:「作 a 的人会 a1,……,作 d 的人会 d1。能做到 a~d,很快就圆满菩提。」背后的原理无疑是业果法则的善巧运用,否则四种基本行为不可能发挥出这般殊胜的效果。但其具体运作又如何呢?先从第一、第三两句着手分析。后者的「恶」是指「恶业」,或者讲得较精确,指「恶业的种子」,所以「消恶」等于抵消过去所造不善业留下的潜力。这些种子不能再起作用,也就是不会导致各种修行上的障碍,换句话说,负面力量的问题解决了。不遭遇到苦固然不错,但是不够,必须跟第一句的「获福」相搭配。「福」的意思是善业所产生的正面潜力。成熟时,就是安乐。因此总结,该两句以避免痛苦,招来安乐为重点。第二、第四两句则牵涉到贪、瞋二烦恼的突破,不过跟平时的顺序颠倒,先提瞋恨的问题,接着才谈到贪欲。这也有道理,因为第一句以培福为核心,而「焚烧功德莫过嗔」,所以第二句紧接着保护已累积的乐因。修慷慨的心、慈爱的心是在调伏悭贪、吝啬以及瞋恨、怨憎之类的毛病,同时在结善缘上扮演积极的角色。至于「为善」、「离欲」,则层次不同。当然,布施和慈心修得圆满也是与空观相应,作到了三轮体空,但是造善要到一个能尽除恶业的地步,则必须是智慧明利的人才有办法,而斩断渴爱以致远离烦恼这样的成就,靠的自是般若。由此来看,这个小偈颂里,四句的排列有其内在的逻辑,而无论是想要走声闻的路线,以个人解脱为目标,抑或发愿饶益一切有情,追求圆满的佛果,偈句陈述的顺序都符合佛弟子实际的修行次第。释尊像这样灵活无比的教导,经藏里处处都看得到,令人感动,向往不已。
版权所有:大悲咒讲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