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万象细分起来,就是十八界,包括内六根界,一眼界,二耳界,三鼻界,四舌界,五身界,六意界;外六尘界,一色界,二声界,三香界,四味界,五触界,六法界;根尘相对产生六识界,一眼识界,二耳识界,三鼻识界,四舌识界,五身识界,六意识界。
凡夫就在十八界里轮回,我们学习佛法要把基础知识打扎实,要分清楚十八界,认识根与识。内六根和外六尘比较好理解,根尘相对产生识就很细微难区别了,经中提到,“菩萨若修行般若波罗蜜,即能‘转识(八识)成智’,以了脱生死、超出三界,达到涅槃之彼岸”。
八识是什么?他们是如何作用的?
要修习佛法,首先要分清八识,八识是指眼耳鼻舌身前五识,第六意识,末那识和阿赖耶识。
第六识和第七识称为意识,第六意识的作用是妄想和分别,第七识就是思量和执着,也叫末那识,末那识真正称之为意,第六识其实是末那识的分支。八识是真妄和合,它是真心和妄想的和合状态,称为阿赖耶识,也叫如来藏,它能储藏很多东西,真心和妄想是共存的。如果闭上眼睛,你见到的是黑暗,基本上是在八识的状态下,看见了黑暗,说明你的心还在分别,祖师叫黑漆桶,你还没有真正开悟,无明习气还未了,内心智慧没有生起,智慧生起时,闭上眼睛是一片光明的。
如果对境去思量,第七识就发动了,而没有分别和思量的时候,八识就现前了。真心称之为第九识,也有人叫十识。
如何在一念之间区分八识呢?
我们举例来讲。
假如你眼前有一本书,你看见了,就是根尘相对,它会产生识,看书时眼根作用,和书相对,心里产生书的概念,识就升起,于是开始分别这本书,区别其他的物体,比如区别杯子,区别桌子等,这时第六识生起,发生作用。
在这个过程中,第六识是随着前五识生起的,他不能单独生起,根尘相对,产生分别就是第六识生起,不产生分别,第六识没有生起作用,你看,根尘相对时,五识、六识的功能就发生作用了。
第七识如何生起呢?在第六识分别这是书之后,你产生了思量,这是新书还是旧书?里面写什么内容呢?我有没有看过呢?好不好
看?......这时第七识生起了。第七识一思量,这书如何如何,心一动,就有传导作用,就把这个信息存到了阿赖耶识里面,然后第八识接受了。
第八识是不分别的,他不分好坏,不管贪嗔痴,真善美等等,全部无条件接收。第八识就是种子仓库,里面都是以后受生的种子,将来遇到适当的缘分,还会发芽的,还会轮回受报。有时候我们常说好坏不分,好坏不分就是八识的状态,就是真妄和合之心,他里面有好的种子,也有坏的种子,有前世的种子,也有现在将来的种子,三世的种子都有。
用图表表示
真如(觉与照 本无所动)→出世间法八识(阿赖耶 真妄和合 名藏 心)七识(末那识,执著 思量 名意)六识(分别 妄想)
五识~ 见 闻 嗅 尝 触
五根 眼 耳 鼻 舌 身
法尘 色 声 香 味 触
八识口诀
八个兄弟共一胎,一个伶俐一个呆。
五个门前做买卖,一个在家把账开。
八个兄弟就是指八大心王,前六大心王就是眼、耳、鼻、舌、身、意。这六种心,产生六种识,还有两个心王,是末那识和阿赖耶识。
“一个伶俐”指的是第七末那识,伶俐是说我执很重,“一个呆”就是“第八识”,它是含藏识,不问好与坏,只要由第七识传来,就都储藏在里面了。
“五个门前做买卖”就是眼、耳、鼻、舌、身,这兄弟五个专对外境,应付事宜。像做买卖一样,对于好的就起贪爱,对于坏的就起排斥。
“一个在家把账开”就是第六识,势力最强,分别最重,一切事情都靠这个第六识来分别取舍,好像会计做账一样。
版权所有:大悲咒讲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