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学人往往以阿弥陀佛在因地为法藏菩萨的四十八愿判定往生极乐净土的条件,但最近读经有新的感悟。那就是阿弥陀佛在极乐净土接引十方众生往生的情况与成佛前在因地的愿力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第十八愿: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第十九愿:设我得佛,十方众生,发菩提心,修诸功德,至心发愿,欲生我国,临寿终时,假令不与大众围绕现其人前者,不取正觉。
第二十愿:设我得佛,十方众生,闻我名号,系念我国,植众德本,至心回向,欲生我国,不果遂者,不取正觉。
无量寿经关于三辈往生开示中的下辈往生中提到,“假使不能作诸功德”,但临终一样蒙佛接引,梦佛往生,这里就超胜于第十九愿和第二十愿了。但这里的下辈往生符合第十八愿的条件,可见第十八愿的条件相比第十九愿和第二十愿来说是最低的。请注意第十八,第十九,第二十愿都是强调至心二字的,至心信乐,至心发愿,至心回向。
无量寿经关于三辈往生的开示中说:“诸有众生,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至心回向,愿生彼国,即得往生,住不退转。唯除五逆,诽谤正法”。这里讲一念至心回向,即得往生,就超胜于第十八愿的乃至十念了。
无量寿经关于往生到极乐世界边地的开示中说:“若有众生,以疑惑心修诸功德,愿生彼国。不了佛智,不思议智,不可称智,大乘广智。于此诸智,疑惑不信。然犹信罪福,愿生彼国。此诸众生,生彼宫殿。寿五百岁,常不见佛,不闻经法,不见菩萨声闻圣众。是故于彼国土,谓之胎生”。这些众生对佛的智慧不相信,所以未必发菩提心,只是听说极乐世界很美好,胜于天界,欲得无尽的寿命和福报,愿欲往生。无量寿经其它译本里说,暂信暂不信。所以算不上至心,不符合第十八,第十九,第二十愿要求至心的条件,但阿弥陀佛一样接引这些众生往生极乐净土了,只是这些众生五百年后见佛闻法。这里完全超胜于第十八,第十九,第二十愿了。
而在观无量寿佛经的下品上生,下品中生,下品下生中,因为是造恶众生,根本没有发菩提心,临终求离苦,至心念佛,即得往生,往生之后遇观世音大势至菩萨,闻法之后发菩提心。这些众生只符合第十八愿的条件,但下品下生的众生五逆十恶都造了,只符合第十八愿前半部分的条件,仍然忏悔得生极乐净土,这里也超胜于第十八愿了。
综合起来可以看出,阿弥陀佛佛接引众生往生的条件不高,甚至低于第十八,第十九,第二十愿的要求。只要是善男子善女人,信愿念佛,回向发愿,即得往生。也就是无量寿经所说,“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国,自致不退转”,也就是藕益大师所说,往生之与否在于信愿之有无,品位之高下在于念佛之深浅。
所以行者当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努力断恶修善,修诸功德,植众德本,至心回向,愿生极乐,尽可能同时具足阿弥陀佛本愿的各个条件,争取高品位往生。或得阿弥陀经介绍的一心不乱,超级品位往生。或得无量寿经介绍的三辈往生。或得无量寿经介绍的边地往生。或得观无量寿佛经介绍的下品往生。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南无阿弥陀佛
版权所有:大悲咒讲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