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殊师利,梵文MANJUSRI的译音,略称文殊。新译「曼殊室利」。汉译为妙德,义为万德圆明,皆彻性原。又译妙吉祥,因他出生时,家里出现十大吉祥瑞兆: 1.天降甘露。 2.地涌七珍。 3.仓变金粟。 4.庭生莲花。 5.光明满堂。 6.鸡生凤子。 7.马产祥麟。 8.牛生自犊。 9.猪诞龙豚。10.六牙象现。 公元前六世纪(与释迦同年代),生于舍卫国,多罗聚落、婆罗门族姓中。父名梵德,从母右肋而生,身紫金色,坠地能言,如童天子,有七宝盖,随覆其上,文殊具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与佛相同。 在《华严经入法界品》,弥勒菩萨对善财说:文殊大愿,非余无量百千亿那由他菩萨之所有。其行广大,其愿无边,出生一切菩萨功德,无有休息。常为无量诸佛之母,常为无量诸佛之师,教化成就一切众生,名称普闻十方世界。在大乘佛教里,文殊是诸菩萨上首,常与普贤侍佛左右,所有的佛弟子,都把文殊当成智慧的化身,如说般若为诸佛之母,文殊为七佛之师。常见的文殊相,顶有五髻,表示五智无上无得之相。五智:法界体性智、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左手执莲花,花中安放《般若经》一部,表示般若一尘不染,如大火聚,四面不可触,触之即烧。右手执宝剑,表示大智,能断一切无明烦恼,喻金刚宝剑,能斩群魔。或坐莲花台,表示清净,或乘狮子或孔雀,表示威猛。大乘经里称文殊为「法王子」、「导师」。这一尊称在佛弟子中是少见的,汉地流传的一些重要的大乘经基本上都是文殊发起的,在「华严经」里,文殊是青年的导师,他教育青年不要像舍利弗等比丘那样,整天坐在大树下面;要学习佛陀那样至高无上,修集善根,学六波罗蜜,在学习上要永不满足。善财童子在大塔寺听了文殊说法,发菩提心,立志学习大乘佛法的普贤行。文殊指导他求见善知识,进行参学,是入普贤行的不二门,这就是著名的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在「圆觉经」里,文殊是发起人,他的第一个发问,如来本起因地法行为全经的开端。「维摩诘经」里维摩诘生病,佛陀派舍利弗等十六个弟子去探病,个个都不敢承担,都说自己曾被维摩诘呵斥过,派弥勒等大菩萨,他们也是不能堪任,都说自己挨过维摩诘的批评,最后只有文殊菩萨堪担大任;于是有以文殊为首,八千菩萨、五百声闻随行的庞大代表团,承佛旨意到毗耶离城维摩诘宅舍探病而两大菩萨论法的盛会出现。「楞严经」以阿难遭到摩登伽女大幻术,将毁戒体,佛派文殊前往救护,并将阿难带回佛所,佛对阿难进行教育,是为本经发起的原因。以上都是文殊以智慧辅助释尊度众事迹之一二。 大乘佛经的人物有两个特点:一、在时间上通三世,对一个人的研究,要从三世的角度上来考虑。在空间上遍十方,要将他方世界与娑婆世界结合起来探讨。对文殊的研究,亦不能离开这一原则。关于文殊菩萨的传说约有以下几种:1.过去古佛说(首楞严三昧经) 过去无量无边不可思议阿僧只劫,于此南方,有国名平,地平如掌,有佛名龙种上尊王佛,于南方平等世界成无上正等觉,寿四百四十万岁而入涅盘,彼佛即今之文殊师利法王子。「处胎经」中菩萨意谓:「昔为能仁师,今为佛弟子,二尊不并化,故我为菩萨。」文殊自称在过去世他曾是释迦的老师,因为一个世界里,只能有一个法王,所以这位老师就权居他的弟子下。 2.现在已成佛说(央掘摩罗经) 北方常喜国,现今有佛名欢喜藏摩尼宝积佛,即是文殊。 3.未来当成佛(大宝积经) 文殊菩萨自往昔那由他阿僧只劫以来,发十八种大愿,严净佛国,当来成佛,称为普现如来,其佛土在南方,号清净无垢宝实世界。华严宗称东方清凉山为其住所,而已我国山西五台山清凉寺为其道场。 4.游方大士说(华严经) 东方世界,十佛刹微尘数世界,有菩萨名金色,其佛名不动智,文殊大士,将十万菩萨从彼而来。 5.化现诸形说(文殊般泥洹经) 文殊住三昧力,能于十方世界,化现诸形,教化众生,偈云:文殊大菩萨,不舍大悲法,变身为异道,或冠或露体,或处小几坐,游戏于聚落。或作贫穷人,衰容为老病,及玩饥寒苦,处方而求乞,令人发一施,与满一切愿,令发信心已,为说波罗蜜。 6.居住清凉山说(宝藏陀罗尼经) 佛告金刚密迹王言,「我灭度后,于南赡部洲东北方,有国名文震旦,其中有山名曰五顶,文殊童子,游行居住,为诸众生,于中说法。」此五顶山,即我国山西五台县的五台山。当汉明帝时,佛法初来,摩腾竺法兰以天眼通看文殊菩萨住于此山,奏帝建于灵鹫峰,自此以后,五台山即为文殊道场。东晋以后,崇信文殊之风渐盛,已传播遍及西藏、蒙古、关外等地。 当我们迈向佛道之时,如何擎起心中般若灯,照破自己贪、嗔、疑?如何以智慧灯导引慈悲,航向彼岸?这都有赖于学习文殊菩萨的智慧,并以文殊菩萨为我们的榜样及善知识。 附注:参考资料:a.明[日+易]法师著佛学概论。 b.永杰法师写文殊菩萨。 ~ 录自 千佛山杂志59期 作者:法修 ~输入:lsl@nctu_csie_bbs************************************************************【录自:佛教经典系列】
版权所有:大悲咒讲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