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讲解网

戒杀四十八问(下)

发布时间:2019-11-07 09:14:16作者:大悲咒讲解网

\

  客曰。君子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施之有序。戒杀放生。务其末矣。  答曰:孟子所言。是亲蔬次第。不是先后次第。若必尽此。而后及彼。则幼失父母。而有志仁民。未及事君。而慈心爱物。反得罪于君父矣。孟子岂作此执滞之论乎。  问:君子要先亲爱他的亲人,接著才对人民仁爱,仁民之后才爱及畜生。这种仁爱的布施,是有先后秩序的。戒杀放生,是最后才要顾及的呀。  答:孟子所谓的次序,指的是关系的亲疏,并非指先后的次第。若是一定要先顾到这个,然后再顾到那个的话。那么从小丧失父母的人,想要仁爱人民。或是还未替国君服务,而想慈心爱物的人,是否都得罪了父母及国君呢?孟子岂会作这种执著呆滞的论调。  客曰。信斯言也。必持斋而后可。吾不知孔子亦持斋否。  答曰。书云。斋必变食。又曰。子之所慎。斋。礼言。致斋于内。散斋于外。班班可考。今人事事不能如孔子。而独借口于食肉法孔子。岂孔子尚为肉食者鄙耶。  问:你说的话很对,看来必须要持斋才可以。我不知道孔子是否也持斋?  答:书经上说:‘斋时的食物是不同的。’又说:‘斋时要谨慎。’礼记上说:‘致斋时内心清明,散斋时戒外在行止。’这些古书上均班班可考。现在的人事事都不能如孔子般,却偏偏借口说食肉是学孔子。难道孔子会是一位遭人鄙视的食肉者吗?  客曰。持斋固善矣。其如形容枯槁。奈何。  答曰。真身为重。假身为轻。且神明赏罚。论人之形容乎。抑论人之心术乎。弗思而已。  问:持斋固然很好,但岂不是会形容枯槁吗?  答:我们的真身是比较重要,臭皮囊的虚假肉身是没那么重要的。而且神明的赏罚标准,是以人的外表或是内心来评定的呢,你仔细想想。  客曰。世间五种辛。本地中所生。佛经何为一并戒之。  答曰。经言。为其辛臭故。能障菩提故。诸天厌弃故。熟食助淫。生食发嗔故。邪魔饿鬼。尝嗅其唇故。  问:世间的五种辛菜,本地都有生长,佛经上为何通通都规定要戒食呢?  答:经典上说,有五种原因,所以要戒食。一、因为此五辛菜(葱类、蒜类、蒜头类、洋葱类、韭菜类及兴渠类)味道辛辣臭浊。二、五辛能障碍修行人证得菩提。三、诸天讨厌闻五辛的味道。四、五辛熟食会助发淫念,生食会增加嗔恚之心。五、邪魔及饿鬼会嗅舔食五辛者之唇。  客曰。有人谓吾虽不持斋。犹胜于持斋而破。有人谓吾虽持斋而破。犹胜于不持。何如。  答曰。譬如仕宦。其不持斋者。未曾出仕者也。持之而破者。既仕而被黜者也。何优何劣。  问:有人说,我虽然不持斋,但还比那些持斋之后又破斋的人尚胜一筹。有人说,我虽然持斋之后又破斋,也比不持好。这两种说法,你的看法如何?  答:我以做官来比喻。不持斋的人,好比从未做过官的人。持斋而破的人,好比做官而遭罢黜。此两种,有何优劣可言。  客曰。吾亦欲持斋。无如美味当前。便不能自主。奈何。  答曰。上根人发无量慈心。自不忍食。否则作五不净想。则决定能持斋矣。一者彼种子不净。二者彼所食不净。三者彼住处不净。四者彼腹不净。五者彼死后不净。常作此想。何不能持斋之有。  问:我是很想持斋,不过一遇美味当前,我就不由自主了,怎么办呢?  答:上等根器的人,只要发了无量的慈悲之心,自然就会不忍心食众生的肉。否则的话,你就作五不净想,就一定能持斋了。五不净想是:一、要想此畜生身体很不干净。二、要想此畜生吃的东西不干净。三、要想此畜生的住处不干净。四、要想此畜生肚内的脏东西。五、要想此畜生死后尸身的不干净。经常如此想的话,怎么还会不能持斋呢。  客曰。诸佛菩萨救苦寻声。梁武帝奉佛。其后饿死台城。何故。  答曰。饿死台城。此迂儒之说也。通鉴载侯景攻陷台城。见梁武帝神色不变。不敢仰视。退告王僧贵。有天威难犯。不敢再见之语。后王纶上鸡子数百枚。武帝口苦。索蜜不得。再曰荷荷。遂殂。  夫曰口苦。则非枵腹可知。求蜜。则非疗饥可知。且鸡子至数百枚。则他物必称是矣。焉有饿死之理。噫天下读史者。每称独具只眼。独此一段史文不觉。以耳代目。甚矣。习染之深也。  问:诸佛菩萨听到众生求救之声,就会来解救众生之苦。梁武帝信奉佛法,为何后来却饿死台城呢?  答:说梁武帝饿死台城,那是迂儒的说法。资治通鉴里面记载,侯景攻陷台城之后,见到梁武帝的神态气色一点都没有改变,因此不敢仰视梁武帝。侯景退下来之后,告诉王僧贵说,梁武帝有天子的威仪,很难进犯,因此不敢再去见梁武帝。后来王纶上了几百粒鸡子,梁武帝觉得嘴巴苦,想要吃蜂蜜而得不到,于是怨怒数声而亡。  从梁武帝嘴巴苦来看,就知道他并非空腹。从他要吃蜂蜜来看,就知道他并非肚子饿。而且上的鸡子有数百粒之多,就知道其他吃的东西一定都齐备,那里会有饿死的道理。唉,天下读历史的人,每每自称独具只眼,却单单看了这段文字而毫无所觉,却反而以耳代眼,听道途之说,可见习气薰染之深呀。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大悲咒全文

  • 大悲咒注音

  • 大悲咒注解

版权所有:大悲咒讲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