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讲解网

所谓无相

发布时间:2019-11-06 09:09:00作者:大悲咒讲解网

慧能在大梵寺向韶州刺史、地方官员、儒者士大夫及僧尼道俗信众说法的主要内容是:人人皆有与佛一样的本性,皆有成佛的可能;提出以“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从而寄坐禅于自然无为和日常生活之中,并且强调自修自悟,“自成佛道”。这主要是通过讲解《摩诃般若经)和授无相戒、传授禅法来加以表述的。

《坛经》敦煌本中多次提到“无相”,有13次,包括:无相戒、无相三归依戒、无相忏悔、无相偈、无相为体、为相无相、无相颂、有相无相对等。

\

那么,佛教中所讲的无相具有怎样的含义呢?让我们首先对此进行考察。

无相是大乘佛教常用的一个概念,与“有相”相对。在大乘般若类经典中,无相是“空”的异名,认为既然一切事物是在一定因缘条件下形成的,便空幻无实;空是一切事物的普遣性的本质,虽体现于具体的万物,然而它本身却是没有形象,没有聚散与生灭,超越于一切万有之上,并且难以用文字表达。例如解释《摩诃般若经》的《大智度论》卷说:

空则是相无相、无作相、无生灭相、无行之相,常不生,如性相、寂灭相等。卷十八说:

观一切法不合、不散、无色、无形、无对、无示、无说,一相,所谓无相。另外,《摩诃般若经》卷十四《佛母品》根据五阴(色受想行识)皆空,众生之心“自相空”不可见,也说“众生心是无相”。既然世界上一切皆空,空即一切,在逻辑上便自然地赋予它世界本体、本原的含义,因而在不少大乘佛典把它与所谓“诸法实相”、“如如”(真如)、“法性”、”涅槃”等概念通用。

在大乘佛教的形成和发展中,论述世界本体、支配众生善恶的行为与达到最后解脱的内在依据的心识学说占有重要地位。大体说来,心识学说从六识发展到八识,经过《华严经》、《大涅檗经》、《胜鬘经》、《楞伽经》和其它大量唯识经典,逐渐将作为思虑作用的心与作为具有世界本体、本原意义的真如、实相、如来藏、法性、佛性等概念会通,在不少场合,“心”也等同于真如佛性,认为它具有清净、空寂的特性。编译于南北朝时,而传为梁真谛译的《大乘起信论》提出众生有两种心:一是作为心之体的“真如之心”,一是心的功能和作用的“生灭之心”,二者“非一非异”,名为阿来耶识,“能摄一切法,生一切法”。实际是说前者通过后者体现作为世界本体、本原的功能。真如空寂无相,心也空寂无相,“心不见心,无相可得”;虽然无相,却又显现宇宙万有,所谓”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上述这种心识思想是中国禅宗的重要理论基础之—。慧能虽不识字,然而他有长期在寺院生活的经历和个人的宗教体验,对此也相当了解。

从《坛经》敦煌本所载慧能授无相戒时用的语言来看,他受中国内地最通行的大乘戒律《梵网经》影响最大。《梵网经》也称《菩萨戒经》,二卷,后秦鸠摩罗什译。据僧肇序,此仅是原经的一品,“专明菩萨行地”,全称《梵网经卢舍那佛说菩萨心地戒品》。此经主要内容是讲大乘修行者应当遵守的十重戒、四十八轻戒,然而上卷和下卷的前面有相当的篇幅是讲述大乘心识思想的。经文宣说“莲华台藏世界卢舍那佛所说心地法门”,菩萨成佛要经历四十个阶次,即在修持“十发趣心”、”十长养心”、“十金刚心”之后,进入“十地”,最后才能成就佛的果位。其中所讲十金刚心的第八是“无相心”,所谓“妄想解脱,照般若波罗蜜无二,一切结业三世法,如如一谛,而行于无生空,自知得成佛。一切佛是我等师,一切贤圣是我同学,皆同无生空故”。是谓在这—阶次.能够体悟世界—切皆空寂无相,众生与佛地位平等的道理。

总之,从上述可知,大乘佛教所说的“无相”具有两个意义:一是“诸法性空”的另一种表述,无相即一相,即空,也就是实相;二是指本体、本原和兼有本性、自心意识意义的法性、佛性、心等概念的基本特性,在有的场合也将它们概称为“无相”。

这两种用例在《坛经》敦煌本中皆可找到,然而在更多的场合是用来描述心性,乃至作为心性的代称。五租弘忍召集弟子吩咐“自取本性般若之智,各作一偈”,提出凡作偈符合他意者将继承他的地位,传授给祖传袈裟。神秀先作偈,弘忍虽表面赞赏,但实际认为仍未“见性”。然而此偈在《坛经》中被称为“心偈”、“呈心偈”也称“无相偈”。在这里,以“无相”代替“心”。慧能讲述自己的禅法是“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这里的“无相”是指自己的心识与空(真如实相)契合的精神状态,所谓“于相而离相”,“外离一切相,是无相。但能离相,性体清净,是以无相为体”。后面对“坐禅”的解释中所说“外离相曰禅”,也是指使心契合无相的状态。慧能带领信众“无相忏悔”,是作“自性”忏悔,“前念后念及今念,念念不被愚迷染,从前恶行一时除,自性若除即是忏……”,“忏者,终身不作;悔者,知于前非”。在这里因自性无相,于是以无相作为自性的代称。下面称归依“白性三宝”为“无相三归依戒”,也是以无相代替自性。《坛经》中载有慧能所作的两首《无相颂》,前一首也称《灭罪颂》,是劝信众通过“各自性中真忏悔”而达到灭罪的目的;后一首是教信众学习顿教法,领悟“菩提本清净,起心即是妄”,提倡修行解脱不离世间。这两首偈皆讲心的忏悔、灭罪和觉悟的。然而在《坛经》中也有以“无相”作空的解释的。例如慧能在临死前对弟子讲授“三科法门”(五阴、十八界、十二入)和“三十六对”(三十六对相对应的概念),其中“有相无相对”中的“无相”,自然是相当于空的概念。(信息来源:摘自 《法源》)

\

编辑:明蓝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大悲咒全文

  • 大悲咒注音

  • 大悲咒注解

版权所有:大悲咒讲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