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苦行林品第七
太子遣车匿将入仙人处
端严身光曜普照苦行林
具足一切义随义而之彼
譬如师子王入于群兽中
俗容悉已舍唯见道真形
彼诸学仙士忽睹未曾见
懔然心惊喜合掌端目瞩
男女随执事即视不改仪
如天观帝释瞪视目不瞬
诸仙不移足瞪视亦复然
任重手执作瞻敬不释事
如牛在辕轭形来而心依
俱学神仙者咸说未曾见
孔雀等众鸟乱声而翔鸣
持鹿戒梵志随鹿游山林
粗性鹿睒[目*昜]见太子端视
随鹿诸梵志端视亦复然
甘蔗灯重明犹如初日光
能感群乳牛增出甜香乳
彼诸梵志等惊喜传相告
为八婆薮天为二阿湿波
为第六魔王为梵迦夷天
为日月天子而来下此耶
要是所应敬奔竞来供养
太子亦谦下敬辞以问讯
菩萨遍观察林中诸梵志
种种修福业悉求生天乐
问长宿梵志所行真实道
今我初至此未知行何法
随事而请问愿为我解说
尔时彼二生具以诸苦行
及与苦行果次第随事答
非聚落所出清净水生物
或食根茎叶或复食华果
种种各异道服食亦不同
或习于鸟生两足钳取食
有随鹿食草吸风蟒陀仙
木石舂不食两齿啮为痕
或乞食施人取残而自食
或常水沐头或复奉事火
水居习鱼仙如是等种种
梵志修苦行寿终得生天
以因苦行故当得安乐果
两足尊贤士闻此诸苦行
不见真实义内心不欣悦
思惟哀念彼心口自相告
哀哉大苦行唯求人天报
轮回向生死苦多而果少
违亲舍胜境决定求天乐
虽免于小苦终为大苦缚
自枯槁其形修行诸苦行
而求于受生增长五欲因
不观生死故以苦而求苦
一切众生类心常畏于死
精勤求受生生已会当死
虽复畏于苦而长没苦海
此生极疲劳将生复不息
任苦求现乐求生天亦劳
求乐心下劣俱堕于非义
方于极鄙劣精勤则为胜
未若修智慧两舍永无为
苦身是法者安乐为非法
行法而后乐因法果非法
身所行起灭皆由心意力
若离心意者此身如枯木
是故当调心心调形自正
食净为福者禽兽贫穷子
常食于果叶斯等应有福
若言善心起苦行为福因
彼诸安乐行何不善心起
乐非善心起善亦非苦因
若彼诸外道以水为净者
乐水居众生恶业能常净
彼本功德仙所可住止处
功德仙住故普世之所重
应尊彼功德不应重其处
如是广说法遂至日云暮
见有事火者或钻或吹然
或有酥油洒或举声咒愿
如是竟日夜观察彼所行
不见真实义则便欲舍去
时彼诸梵志悉来请留住
眷仰菩萨德无不勤劝请
汝从非法处来至正法林
而复欲弃舍是故劝请留
诸长宿梵志蓬发服草衣
追随菩萨后愿请小留神
菩萨见诸老随逐身疲劳
止住一树下安慰遣令还
梵志诸长幼围绕合掌请
汝忽来至此园林妙充满
而今弃舍去遂成丘旷野
如人爱寿命不欲舍其身
我等亦如是唯愿小留住
此处诸梵志王仙及天仙
皆依于此处又邻雪山侧
增长人苦行其处莫过此
众多诸学士由此路生天
求福学仙者皆从此已北
摄受于正法慧者不游南
若汝见我等懈怠不精进
行诸不净法而不乐住者
我等悉应去汝可留止此
此诸梵志等常求苦行伴
汝为苦行长云何相弃舍
若能止住此奉事如帝释
亦如天奉事毗梨诃钵低
菩萨向梵志说己心所期
我修正方便唯欲灭诸有
汝等心质直行法亦寂默
亲念于来宾我心实爱乐
美说感人怀闻者皆沐浴
闻汝等所说增我乐法情
汝等悉归我以为法良朋
而今弃舍汝其心甚怅然
先违本亲属今与汝等乖
合会别离苦其苦等无异
非我心不乐亦不见他过
但汝等苦行悉求生天乐
我求灭三有形背而心乖
汝等所行法自习先师业
我为灭诸集以求无集法
是故于此林永无久停理
尔时诸梵志闻菩萨所说
真实有义言辞辩理高胜
其心大欢喜倍深加宗敬
时有一梵志常卧尘土中
萦发衣树皮黄眼修高鼻
而白菩萨言志固智慧明
决定了生过善知离生安
祠祀祈天神及种种苦行
悉求生天乐未离贪欲境
能与贪欲争志求真解脱
此则为丈夫决定正觉士
斯处不足留当至频陀山
彼有大牟尼名曰阿罗蓝
唯彼得究竟第一增胜眼
汝当往诣彼得闻真实道
能使心悦者必当行其法
我观汝志乐恐亦非所安
当复舍彼游更求余多闻
隆鼻广长目丹唇素利齿
薄肤面光泽朱舌长软薄
如是众妙相悉饮尔炎水
当度不测深世间无有比
耆旧诸仙人不得者当得
菩萨领其言与诸仙人别
彼诸仙人众右绕各辞还
版权所有:大悲咒讲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