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讲解网

第八卷 佛说大方广十轮经全文

发布时间:2019-05-31 09:54:17作者:大悲咒讲解网
第七卷 佛说大方广十轮经全文

布施品第十

“复次,善男子,若成就十轮菩萨摩诃萨,从初发心,一切五欲皆悉舍离,胜于一切声闻、辟支佛人,亦能为彼二乘而作福田。何等为十?常行布施,所谓饮食、衣服、象马辇舆,乃至己身手足头目、髓脑耳鼻、皮骨血肉一一皆舍。若行施时,不著躯命,亦不为己求世间法出世间乐,恒念度脱一切众生,修大慈悲巧方便智,如是心施于诸众生,为令一切皆得安乐故施,为灭一切众生结使故施,不受后有故施,不粗心故施,无嫉妒故施,乃至最下乞人亦如是施,不为受报故施,不求声闻、辟支佛故施,求一切种智故施,乃至一人亦常如是修行于施,是名菩萨摩诃萨心施,成就初轮庄严法施。

“如是菩萨从初发心,能为一切声闻、辟支佛作大福田,应当守护恭敬供养。何以故?一切声闻、辟支佛,为断己身三恶趣贫,但自饶益而不为他修行布施;菩萨摩诃萨为断一切众生苦恼,以大慈悲哀愍心施,是故能为声闻、辟支佛而作福田。不为于己而求果报,唯为最上第一乐故常行于施,终不染著人天生死五欲乐故修行于施,而为利益一切众生,不念自身所受善恶修行于施,为断一切众生苦报修行于施,菩萨能如是行檀波罗蜜故,堪任为声闻、辟支佛福田。若不染著世间五欲,而为具足大慈大悲能如是施,名为菩萨摩诃萨,亦名声闻、辟支佛福田。假设修行无量布施,若不断于世间五欲不名为施,亦不名菩萨,不能与声闻、辟支佛作大福田,不为贤圣所印。是故应断五欲无染著施,若染五欲则不名菩萨,亦非福田,如斯施者不能灭于烦恼少分,何况能除一切结习?”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曰:

“成就于施轮, 智者清净心,

尽离于五欲, 令众得妙乐。

乃至施少分, 皆为除众苦,

不令受少果, 应获上福田。

虽复种种施, 而不离五欲,

此施非圣印, 不堕决定聚。

舍欲而行施, 施微而报重,

声闻辟支佛, 俱以为福田。

是故应离欲, 常得清净施,

安乐诸众生, 是名真福田。

“复次,善男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法施轮,若能成就十种法施轮者,速疾得日光三昧,能为一切声闻、辟支佛作大福田。何等为十?所谓依止佛法,依止声闻法,依止辟支佛法,依止摩诃衍法,依止世间、出世间法,依止有漏、无漏法,尊重恭敬一切听受,随顺受持为他广说。若为声闻人说,应四谛法究竟涅槃,而无嫉妒憍慢之心,不为利养一切名称,亦不自举亦不轻他,恒为一切发大慈悲分别演说,不为说辟支佛法及与大乘。若为辟支佛人说,应十二因缘法,离老病死得尽苦际,都不为说声闻小乘、菩萨等法。若为大乘人说,应六波罗蜜,具足诸行证无上道,亦不为说声闻、辟支佛法,但随诸众生所应修行而为说之。于诸如来所演言教,乃至一句一偈,恭敬尊重终不诽谤,亦不隐没而作障碍,于说法人作世尊想,于听法者作病人想,于正法中作妙药想,弃舍五欲为欲说法,心常平等而不取相。

“善男子,是名菩萨摩诃萨十种法施轮也。若菩萨成就如是十种法施轮者,便速疾得日光三昧,能为一切声闻、辟支佛作大福田,常为一切守护供养。”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智者修法施, 演说于三乘,

不堪法器者, 终不令谤法。

声闻及缘觉, 多人而修习,

辟支佛利智, 教令入大乘。

但为成法器, 非法不妄说,

随诸根利钝, 渐教令升进。

于法常恭敬, 信受不诽谤,

有能说法者, 供养如世尊。

听法诸众生, 令灭于烦恼,

不贪著名誉, 利养而说法。

持戒品第十一

“复次,善男子,菩萨摩诃萨发大庄严具足戒轮,若成就此轮,从初发心远离五欲,于声闻、辟支佛中,第一最胜为大福田,皆应供养而守护之。

“何等为菩萨摩诃萨庄严戒轮?善男子,菩萨摩诃萨有能出家,受其具足成就波罗提木叉,而不与声闻、辟支佛共。若菩萨不以此戒能为众生除诸烦恼一切邪见,是则不名为摩诃萨,亦不名为声闻、辟支佛大福田也。善男子,若菩萨摩诃萨,于一切众生心常平等,护持净戒,志念坚固而不退转,心恒专一不生异想——若见持戒破戒、悭贪布施、上中下等,有若干种无量众生,瞋恚恼害,行住坐卧——于三有中阴入诸界而无分别。如是持戒,不著欲界持戒,不著色、无色界持戒,不分别观察有想持戒,不为到不到故持戒。

“善男子,菩萨摩诃萨,以如是相貌,发大庄严清净戒轮,从初发心常离五欲。如是菩萨摩诃萨,则能为一切声闻、辟支佛作大福田,亦为众生守护供养。”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优婆塞律仪, 住于解脱戒,

虽与二乘共, 不名摩诃萨。

若修于空法, 不依于世间,

亦不依诸有, 智者护净戒。

不取于戒相, 清净离诸漏,

如是护戒者, 最胜之福田。

忍辱品第十二

“复次,善男子,云何名菩萨摩诃萨发大庄严具足忍轮?若菩萨成就此轮者,从初发意能除五欲,堪为声闻、辟支佛作大福田,亦为众生尊重恭敬供养守护。善男子,菩萨摩诃萨忍辱有二种:一者、世间,二者、出世间。

“又菩萨有漏忍者则受诸有,亦不能无众生之想,依止果报,依止功德,亦名住色声香味触忍,亦名羸劣忍,无所堪忍悲愍念众生而修行忍,但是谄曲悦彼故忍,不为安乐众生故忍。如是忍者,则与声闻、辟支佛同,非大庄严,亦非菩萨,但有假名。如是菩萨,终不堪任为诸声闻、辟支佛作大福田,是名菩萨世间忍轮。

“云何名菩萨以大庄严出世间忍?为诸众生故,修行于忍而不染著,若于一切所作事务,言语相貌音声名字圣所住处,皆悉随顺而不舍,于三结三受、三相三世、三有三业,如是等事悉不依止,心恒寂灭而修行忍,是名菩萨出世间忍轮。

“善男子,菩萨摩诃萨成就如是大庄严忍轮,从初发心常离五欲。是诸菩萨摩诃萨,能为声闻、辟支佛作大福田,为一切众生守护供养。”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此忍说二种, 有相及无相,

有相修行忍, 智者所不贵。

有相说三业, 即依于忍聚,

是名有漏忍, 非是大人相。

于四颠倒中, 修于无著忍,

寂灭于三业, 是忍为最胜。

灭于一切行, 不依相无相,

心犹如虚空, 是忍为最胜。

众生皆一相, 诸法空寂灭,

心无有所著, 是忍最大利。

首页12尾页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大悲咒全文

  • 大悲咒注音

  • 大悲咒注解

版权所有:大悲咒讲解网

加素念居士共修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