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三藏法数卷第二十五 碣七
上天竺前住持沙门一如等奉 敕集注
八成立因(出阿毗达磨杂集论)
(一立宗)宗犹主也要也以所立之法为宗要也谓如五蕴等法皆假因缘而生实无自性于中求我决不可得故说诸法无我以破执我立论者是名立宗(五蕴者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也因缘者谓眼等六根为因色等六尘为缘也执我立论者谓执五蕴之身为我而自立论议也)(二立因)因即因由亦所依之义立因所以破执有我者之论也谓若于五蕴等法施设实有我者此之五蕴既从众缘而生皆是生灭之法蕴既生灭我不成就若离五蕴而于余处施设有我者我无所因我亦无用是知皆无有我是名立因。
【三立喻】喻即譬喻以别法喻所立之法也谓如现在相中施设实有过去相者盖此现在相已生未灭不应于现在未灭法中施设过去已灭之相若离现在而于余处施设过去相者然过去世之相既已灭坏不应施设有相此言过去之相不可得以喻诸法中求我决不可得是名立喻。
【四合】合即相合之义引余义合此正说之理也谓如五蕴法中本无有我而人颠倒妄执有我既遮破已即知无我既知无我则知常等亦无是名合。
【五结】谓结前无我究竟之理决定无异是知五蕴皆是无我乃至无常是名结。
【六现量】现即显现量即量度揩定之义也谓眼识乃至身识对于显现五尘之境离妄分别无筹度之心而能于境度量揩定诸法自性之相而不错谬是名现量(五尘者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也)。
【七比量】比即比类谓以第六意识比类量度知有诸境如远见烟知彼有火是名比量。
【八圣教量】谓圣人所说现量比量之言教皆不相违定可信受是名圣教量。
八法(出首楞严经义海)
八法者地水火风名为四大以其四种无处不有故也色香味触名为四微以其四种体性微细故也谓人之身因四大假合而有此之四大亦由四微所成故总称为八法也。
【一地大】地以坚碍为性谓眼耳鼻舌身等名为地大圆觉经云发毛爪齿皮肉筋骨等皆归于地是也。
【二水大】水以润湿为性谓唾涕津液等名为水大圆觉经云唾涕脓血津液涎沫痰泪精气大小便利皆归于水是也。
【三火大】火以燥热为性谓身中暖气名为火大圆觉经云暖气归火是也。
【四风大】风以动转为性谓出入息及身动转名为风大圆觉经云动转归风是也。
【五色微】谓眼所见种种诸色以其微细故名色微。
【六香微】谓鼻所嗅种种诸香以其微细故名香微。
【七味微】谓舌所尝种种诸味以其微细故名味微。
【八触微】谓身分所觉种种诸触以其微细故名触微。
八种喻(出涅盘经)
【一顺喻】谓佛说法随顺世谛次第从小向大而为喻也如经云天降大雨沟渎皆满沟渎满故小坑满小坑满故大坑满如是渐次乃至大海满如来法雨亦复如是众生戒满乃至解脱满解脱满故涅盘满是名顺喻(梵语涅盘华言灭度)。
【二逆喻】谓佛说法逆于世谛次第从大向小而为喻也如经云大海有本所谓大河大河有本所谓小河小河有本所谓大池如是乃至沟浍有本所谓大雨如来亦复如是涅盘有本所谓解脱乃至持戒有本所谓法雨是名逆喻。
【二现喻】谓如来说法为令众生易解即以现前之事而为喻也如经云众生心性犹如猕猴猕猴之性舍一取一众生之性亦复如是取着色声香味触法无暂住时是名现喻。
【四非喻】谓如来说法假设其辞为喻而非实有其事如经中佛告波斯匿王云有亲信人从四方至各作是言有大山从四方来欲害人民王若闻者当设何计王言世尊设有此来无逃避处佛复告言四山即是众生生老病死常来逼人云何大王不修戒施之类是名非喻(梵语波斯匿华言胜军)。
【五光喻】谓如来开示众生先设譬喻而后以法合也如经云譬如有人贪着妙花采取之时为水所漂众生亦尔贪爱五欲为生死水之所漂没是名先喻(五欲者色欲声欲香欲味欲触欲也)。
【六后喻】谓如来开示众生先说法而后设喻以显之也如经所说莫轻小罪以为无殃水滴虽微渐盈大器是名后喻。
【七先后喻】谓如来开示众生先后所说皆是譬喻之意如经云譬如芭蕉生果则死愚人得养亦复如是如骡怀妊命不久全是名先后喻(得养者谓得其利养也)。
【八遍喻】谓如来说法始末皆假喻以显之也如经云三十三天有波利质多罗??其根入地深五由延枝叶四布叶熟则黄黄必堕落落必变色变必生疱疱必生觜觜必开剖开剖之时香气周遍光明普照诸天随见即生欢喜夏三月时在下受乐皆譬喻佛之弟子也叶黄喻欲出家叶落者喻剃除须发乃至夏三月者喻三三昧三十三天受快乐者喻诸佛住大涅盘得常乐我净也是名遍喻(三十三即忉利天也梵语波利质多罗华言圆生即天??王也梵语由延又曰由旬华言限量梵语三昧华言正定三三昧者空三昧无相三昧无愿三昧也梵语涅盘华言灭度)。
八种异熟因果(出华严经)
谓现生所作之因而于异世成熟其果也盖业通三世如前世所作之因皆善则现世受其福报所作之因不善则现世受其恶报又如今世所作善恶之因不同后世成熟善恶果报亦异故此异熟因果凡有八种焉。
【一寿量圆满】谓菩萨修行于诸众生起大慈悯无杀害心以此为因异生感果即得寿命长远无诸损减修习善法利己利人是名寿量圆满(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
【二色相圆满】谓菩萨修行于诸如来菩萨形像之前及诸黑闇之处施以灯烛令其光明以此为因异生感果即得色相具足识见高明众人爱敬而不生轻慢是名色相圆满。
【三种族圆满】谓菩萨修行于诸同类忍辱柔和心常谦下以此为因异生感果即得生于豪贵之家为世宗重令诸众生随顺言教是名种族圆满。
【四自在圆满】谓菩萨修行于贫乏之人随其所欲而行给施以此为因异生感果得大财位及大眷属所作随心无不自在是名自在圆满。
【五信言圆满】谓菩萨修行常以真实和软之语教化众生以此为因异生感果即得出言诚谛凡所决疑人必信受是名信言圆满。
【六大势圆满】谓菩萨修行于佛法僧父母师长之前常生卑下之心敬事孝养以此为因异生感果即得豪贵自在有大势力令诸众生咸从正化是名大势圆满。
【七丈夫相圆满】谓菩萨修行于诸佛菩萨心生敬乐于女人身心常厌弃以此为因异生感果即得男子之身诸根完具无有残缺是丈夫相圆满。
【八勇力圆满】谓菩萨修行恒以自己身力供事一切众生及施以饮食之物令其色力增盛以此为因异生感果即得勇猛道力修集一切善法复能教化一切众生勇猛精进求无上道是名勇力圆满。
菩萨八种因果(出地持经)
【一寿因寿果】寿即寿命谓不杀物命无伤害心是名寿因由不杀故长寿住世是名寿果。
【二色因色果】色即色身谓施灯明供佛及以净物施人是名色因由施灯明及净物故则得颜容光泽身形端正是名色果。
【三种姓因种姓果】种即种类姓即族姓谓舍离憍慢之心是名种姓因由离憍慢故则得生于上族是名种姓果。
【四自在因自在果】谓能以床敷卧具饮食汤药及种种所须之物惠施于人令他自在是名自在因由惠施故即得大富大财大众大眷属凡所作为无不遂意得大自在是名自在果。
【五信言因信言果】谓口不妄言绮语两舌恶口是名信言因由离口过凡所出言人皆信听是名信言果。
【六大力因大力果】力即力用谓作大功德立大誓愿?敬三宝孝养父母是名大力因由?敬三宝等故即得大名称大福德大智慧有大势力为一切人之所敬重是名大力果(三宝者佛宝法宝僧宝也)。
【七丈夫因丈夫果】谓乐丈夫法厌女人法复能说丈夫法饶益他人是名丈夫因由成就丈夫法故来世即得男子之身堪为一切功德法器是名丈夫果。
【八力因力果】谓于他人有如法之事随其力能悉往营助是名力因由成就力因故即得少病少恼有力堪任修诸善法是名力果。
八种变化(出法界次第)
【一能作小】谓菩萨以变化力能化自他之身而作小身或化世界内所有小物皆如微尘是名能作小(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
【二能作大】谓菩萨以变化力能化自他之身而作大身或化世界内所有大物乃至满虚空中是名能作大。
【三能作轻】谓菩萨以变化力能令自己身轻亦能令人身轻或使世界及所有物悉令轻如鸿毛是名能作轻。
【四能作自在】谓菩萨以变化力能以大为小以小为大以长为短以短为长如是等相种种自在无碍是名能作自在。
【五能有主】主即主宰也谓菩萨以变化力能化为大人而作主宰降伏摄受一切众生而得自在是名能有主。
【六能远到】谓菩萨以变化力而能远到凡有四种一飞行远到二此没彼出三移远令近不往而到四一念遍到十方是名能远到。
【七能动地】谓菩萨以变化力能令大地六种震动是名能动地(六种震动者一动二起三涌四震五吼六击也)。
【八随意所欲??能得】谓菩萨以变化力能令一身作多身多身作一身通岩透石履水蹈空地作水水作地火作风风作火金作石石作金是名随意所欲尽能得。
八种言(出瑜伽师地论)
言即言音瑜伽师地论云为法师者处众宣说当具八种言也。
【一可喜乐言】谓法师说法须有经文证据其未解者更为譬喻而说文句清雅言词显了人若听者无不欣喜好乐故名可喜乐言。
【二开发言】谓法师说法开发深隐之义令其显了复开发粗浅之义令解深妙使大小之机获益故名开发言。
【三善释难言】释即解释难即疑难谓法师说法人若有疑难咨问须善解释令义理分明易得开解故名善释难言。
【四善分析言】谓法师说法辩才无碍能以善巧言词于一法中分析无量义理故名善分析言。
【五善顺入言】谓法师说法须随顺佛经显了解释令其闻者咸皆信顺入于正道终不引余外道邪论以惑于人故名善顺入言。
【六引钱证言】谓法师说法义或未能通畅当引余经之言证己所说令人信受故名引余证言。
【七胜辩才言】谓法师说法以胜妙辩才分别一切义理皆无疑难故名胜辩才言。
【八随宗趣言】宗即宗要趣即理趣谓法师说法须随顺所宗义趣如理解释令诸众生悟明法要故名随宗趣言。
阿难八不思议(出涅盘经)
梵语阿难华言庆喜经云佛语文殊师利言阿难事我二十余年具足八种不可思议是故我称阿难比丘为多闻藏(梵语文殊师利华言妙德梵语比丘华言乞士)。
【一不受别请】谓阿难事佛二十余年虽多闻第一出诸弟子之上动必随众未尝受别施主之请背众而食也。
【二不受故衣】谓阿难事佛虽如来陈故衣服亦不敢受也。
【三见不非时】谓阿难为佛侍者见必以时如佛对机说法之时或代众发问之类则至佛所非此之时则不往见也。
【四见女人不生欲心】谓阿难事佛远离贪爱无诸欲想随侍应供出入见诸女人及天龙女不生染着之心也。
【五法不再问】谓阿难事佛闻所说十二部经一经于耳即能解悟不假再问如泻各瓶之水置之一瓶皆能受持也(十二部经者一契经二重颂三讽颂四因缘五本事六本生七希有八譬喻九论议十自说十一方广十二授记也)。
【六知佛所入定】谓阿难事佛虽未获得知他心智常知如来所入诸定鉴何等机而说何等法要也。
【七知众会得益】谓阿难事佛凡一切众生到于佛所闻说法要有现在能得圣果者及有后时得者有得人身天身者随其获益所证不同之相悉能知之也。
【八悉知佛所说法】谓阿难事佛闻如来所说之法虽根器有大小不同教法有偏圆之异而秘密之意悉能了知也。
阿难具八法(出涅盘经)
梵语阿难华言庆喜经云佛语文殊师利言阿难具足八法能持十二部经是故阿难为多闻藏(梵语文殊师利华言妙德十二部经一契经二重颂三讽颂四因缘五本事六本生七希有八譬喻九论议十自说十一方便十二授记)。
【一信根坚固】信即信顺根即能生之义谓阿难闻如来所说十二部经信受坚固由信心故则能生长一切善法功德华严经云信是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法是也。
【二其心质直】质即质朴之义谓阿难闻如来所说十二部经其心质直常依正法而住永离虚妄邪曲之见故名其心质直。
【三身无病苦】谓若世间人能以药物施人者所感果报尚得一生少病何况阿难累劫熏修其利他之行莫可测知岂得现身有于病苦故名身无病苦(劫梵语且云劫波华言分别时节)。
【四常勤精进】不杂名精无间名进谓阿难闻如来所说十二部经一心受持如法修习无有懈怠故名常勤精进。
【五具足念心】谓阿难闻如来所说十二部经心常忆念思惟不令忘失故名具足念心。
【六心无憍慢】谓阿难闻如来所说十二部经皆能忆持而心不放逸亦不敢憍慢于众故名心无憍慢。
【七成就定意】谓阿难既闻如来所说十二部经能依此法修摄其心得发禅定故名成就定意。
【八从闻生智】谓阿难闻如来所说十二部经义趣无量则智慧增明无不了达故名从闻生智。
尼八敬戒(出翻译名义引会正记)
中本起经云佛成道后姨母大爱道求出家学道佛不许阿难白佛愿听出家佛言止止无使女人入我法中为沙门也譬如族姓之家多女少男即知其家衰弱不得强盛阿难再请佛乃说八敬法若能依此听许出家大爱道顶戴信受遂度为尼(梵语阿难华言庆喜梵语沙门华言勤习梵语尼华言女)。
【一尼百岁礼初夏比丘足】梵语比丘华言乞士谓比丘尼寿虽百岁若见初受戒比丘才经一夏者即当礼拜于足下也。
【二不得骂谤比丘】谓比丘尼当?敬比丘不得妄加骂詈谤毁也。
【三不得举比丘过】谓比丘有过比丘尼不得举比丘尼若有过听比丘举当自省察也。
【四从僧受具戒】谓比丘尼奉持具足禁戒应从大德比丘处求受也。
【五有过从僧忏】谓比丘尼有过失应在比丘众中忏悔自首以除憍慢之心也。
【六半月从僧教诫】谓比丘尼每月当二次于大德比丘处求教诫法以自?进道业也。
【七依僧三月安居】谓比丘尼结夏三月禁足安居当与比丘同处朝夕咨问法义增益见闻以自修习也。
【八夏讫从僧自恣】自即自陈己过恣即恣他举罪谓从四月十五日安居至七月十五日夏竟应从比丘众中行自恣法有过则对众忏悔也。
尼八弃戒(出楞严义海)
梵语尼华言女弃却也谓尼犯此八罪弃却于佛法之外也。
【一杀】杀即损伤物命也谓一切有情皆惜身命尼若不能悯彼反更伤残是故为众所弃也。
【二盗】盗即窃取他物也谓尼于他人所有财物生贪乐心不与而取是故为众所弃也。
【三[淫-壬+(工/山)]】[淫-壬+(工/山)]即染欲也谓尼不能以礼自防以戒自守贪着色欲污犯净行是故为众所弃也。
【四妄】妄乃虚妄不实也谓尼隐覆实事虚言诳他是故为众所弃也。
【五触】触即触着谓尼若与男身相触起染欲心是故为众所弃也。
【六八】八者八事也谓尼与染心男子两手相捉或捉其衣或同入屏处或屏处共坐或共语或共行或相倚或与相期犯此八事是故为众所弃也(屏处者僻静处也)。
【七覆】覆即遮覆也谓尼与大众说戒作法之时遮覆他罪不肯对众陈露是故为众所弃也。
【八随】随即依也谓尼于大僧众中未与作共住法而随彼共住是故为众所弃也。
八定(出禅波罗蜜)
定即摄散归静之义色界无色界各有四定故云八定也。
【一初禅天定】谓人于欲界中修习禅定之时忽觉身心凝然运运而动如云如影又觉遍身毛孔气息悉皆出入入无积聚出无分散是名初禅天定。
【二二禅天定】谓既得初禅天定已心厌初禅觉观动散因摄心在定澹然澄静觉观即灭乃发胜定之喜如人从暗室中出见日月光明朗然洞彻是名二禅天定(觉观者初心在缘曰觉细心分别禅味曰观)。
【三三禅天定】谓既得二禅天定已而又厌二禅喜心涌动定不坚固因摄心谛观喜心即谢于是泯然入定绵绵之乐从内心发乐法增长遍满身中于世间乐最为第一是名三禅天定。
【四四禅天定】谓既得三禅天定已又觉三禅乐法扰心令不清净一心厌离加功不止即得安隐出入息断空明寂静如明镜离垢净水无波湛然而照万像皆现绝诸妄想正念坚固是名四禅天定。
【五空处天定】空即虚空也谓既得四禅天定已犹厌身色系缚不得自在乃转加功力观察己身犹如罗縠内外通彻一心念空惟见虚空无诸色相其心明净无碍自在如鸟出笼飞腾自若是名空处天定。
【六识处天定】识即心也谓既得空处天定已即以识心遍缘虚空而虚空无边以无边故定心复散于是即舍虚空转心缘识与识相应心定不动现在过去未来之识悉现定中与定相应心不分散此定安隐清净寂静是名识处天定。
【七无所有处天定】谓离上空处识处故名无所有处得识处天定已以心缘现在过去未来之识无量无边能坏于定惟有无心识处心无依倚乃为安隐于是即舍识处专系心于无所有处精勤不懈一心内净怡然寂静诸想不起是名无所有处天定。
【八非想非非想处天定】谓前识处是有想无所有处是无想至此则舍前有想名非想舍前无想名非非想盖此天既得无所有处天定已又知此处如痴如醉如眠如暗以无明覆蔽无所觉了无可爱乐于是一心专精即于非有非无常念不舍则无所有处定便自谢灭加功不已忽然真实定发不见有无相貌泯然寂绝清净无为三界定相无有过者是名非想非非想处天定(三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
凡小八倒(出涅盘经)
凡即凡夫小即小乘倒即颠倒谓凡夫着有妄于无常法中计常苦中计乐无我计我不净计净及小乘之人但着于空常计无常乐计非乐我计无我净计不净故有凡小八倒之名焉(小乘即声闻乘缘觉乘也)。
【一非常计常】非常计常者谓世间一切有为之事皆悉无常虚幻不实岂能长久凡夫妄计是常即成常颠倒。
【二非乐计乐】非乐计乐者谓世间五欲之乐皆是招苦之因凡夫不了妄计为乐即成乐颠倒(五欲者色欲声欲香欲味欲触欲也)。
【三非我计我】非我计我者谓此身皆因四大假合而成本无有我若一大是我三大应非我若四大俱是我应有多我毕竟是谁为我故知我即不可得凡夫不了于自身中强生主宰妄计为我成我颠倒(四大者地大水大火大风大也)。
【四不净计净】不净计净者谓己身他身具有五种不净凡夫不了妄生贪着执以为净即成净颠倒(已上四计是凡夫四倒五种不净者种子不净住处不净自体不净外相不净究竟不净也)。
【五常计无常】常即法身常住之义无常即变异之义谓声闻缘觉为无明所覆于如来常住法身妄计有生灭变异之相是名无常颠倒(无明者无所明了也)。
【六乐计非乐】乐即涅盘清净之乐非乐即苦也谓二乘为无明所覆于如来清净涅盘妄计是苦是名非乐颠倒(梵语涅盘华言灭度二乘者声闻乘缘觉乘也)。
【七我计无我】我即佛性真实之我无我即佛性中无有我也谓二乘为无明所覆不了无我法中而有真我故于佛性真我之中妄计无我是名无我颠倒。
【八净计不净】净即如来常住之身非杂食身非烦恼身非血肉身非是筋骨缠褁之身二乘为无明所覆但观世间一切诸色皆为不净不了如来常住法身之净是名不净颠倒(已上四计是小乘四倒)。
八位胎脏(出法苑珠林)
【一羯罗篮】梵语羯罗篮华言凝滑谓初受胎七日父母二气凝聚状如凝酥故名羯罗篮。
【二遏部昙】梵语遏部昙华言疱谓受胎二七日状如疮疱故名遏部昙。
【三闭尸】梵语闭尸华言凝结谓受胎三七日状如就血或云聚血或云软肉故名闭尸。
【四健南】梵语健南华言凝厚谓受胎四七日渐已坚厚虽有身意二根眼耳鼻舌四根未具故名健南。
【五钵罗奢佉】梵语钵罗奢佉华言形位谓受胎五七日肉团增长四支身分之相初现故名钵罗奢佉。
【六毛发??齿位】谓受胎六七日毛发??齿初具故名毛发??齿位。
【七根位】谓受胎七七日眼耳鼻舌诸根圆满故名根位。
【八形位】谓受胎八七日已后在胎藏中形相具足故名形位。
闻经八种功德(出大庄严经)
【一端正好色】端正好色者谓人以正信之心严洁其身??闻佛经以是功德报得色身端正而无丑恶之相也。
【二力势强盛】力势强盛者谓人以精进勇猛之力??闻佛经以是功德报得福力威势降伏一切而不怯弱也。
【三心悟通达】心悟通达者谓人??闻佛经解知义趣深远理与心会无不通达以是功德故能彻悟一切法相了无挂碍也。
【四得妙辩才】得妙辩才者谓人??闻佛经深达一切法相以是功德得妙辩才能以一句之义演说无穷也。
【五获诸禅定】获诸禅定者谓人听闻佛经思惟甚深妙义以是功德即能摄心敛念妄想不生寂然入定也。
【六智慧明了】智慧明了者谓人听闻佛经广解其义以是功德开发本有智慧照彻无碍也。
【七出家殊胜】出家殊胜者谓人听闻佛经厌恶尘俗以是功德即出家学道复能以所闻之法传化于人为世导师也。
【八眷属强盛】得法之人称为眷属谓人听闻佛经复能依经为人演说以是功德生他法身即成眷属展转流布日强日盛也。
八关斋戒(出毗婆沙论并杂阿含经)
关者禁也谓禁闭杀盗[淫-壬+(工/山)]等八罪使之不犯故也论云夫斋者过中不食也以八戒助成斋法共相支持故又名八支斋法每月初八日十四日十五日二十三日二十九日三十日是为六斋日于此六日能修行此八斋戒者诸天相庆即为注福禄增寿算也。
【一不杀生】不杀生者谓不断一切众生之命也自不杀生亦不教人杀生。
【二不偷盗】不偷盗者谓不窃取他人财物也自不偷盗亦不教人偷盗。
【三不邪[淫-壬+(工/山)]】不邪[淫-壬+(工/山)]者谓于非己妻妾不行[淫-壬+(工/山)]欲之事也。
【四不妄语】不妄语者谓自不妄言亦不可以虚妄之言而诳于他也。
【五不饮酒】不饮酒者谓酒是乱性之本起过之门故不可酣饮也。
【六不坐高广大床】高广大床者阿含经云床高一尺六寸非高也??四尺非广也长八尺非大也但过此量者名高广大床不宜坐也。
【七不着花鬘璎珞】不着花鬘璎珞者谓不以花为鬘珠玑为璎珞而作身首之饰也。
【八不习歌舞戏乐】不歌舞戏乐者谓自不习歌舞戏乐及不得辄往他处观听亦不教人歌舞戏乐也。
春秋八王日(出法苑珠林引提谓经)
春秋八王日者是天地阴阳交代之日也此之八日帝释辅臣案行天下比校善恶定生注死增减罪福乐善者若能避禁持斋致生善处也。
【一立春】立春则三阳交泰天气下降地气上升万物萌生是日持斋修道即能致福也。
【二春分】春分则天地和煦万物长茂是日持斋修道即能致福也。
【三立夏】立夏则草木盛长百物怀孕是日持斋修道即能致福也。
【四夏至】夏至则日长之极生物繁盛是日持斋修道即能致福也。
【五立秋】立秋则秋令之始生物捋遂是日持斋修道即能致福也。
【六秋分】秋分则秋律平分万物成遂是日持斋修道即能致福也。
【七立冬】立冬则天气始肃万物敛藏是日持斋修道即能致福也。
【八冬至】冬至则一阳初生履长之始是日持斋修道即能致福也。
八种人起塔(出翻译名义)
【一如来塔】如来有三义若云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此法身义也第一义谛名如正觉名来此报身义也乘如实道来成正觉此应身义也谓如来万德悉备三觉俱圆天上人间所共尊仰是故灭后应当起塔供养(第一义谛者谓实相中道之理无二无别也万德者万行功德圆满也三觉者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也)。
【二菩萨塔】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众生又云觉有情谓菩萨上求佛道下化众生悯物情重随类现身度脱无量是故灭后应当起塔供养。
【三缘觉塔】谓观十二因缘觉真谛理故名缘觉以其三界生死已尽能为人天而作福田应当起塔供养(十二因缘者一无明二行三识四名色五六入六触七受八爱九取十有十一生十二老死也三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
【四阿罗汉塔】梵语阿罗汉华言无生又云无学又云应供谓三界生死已断故名无生以其烦恼已尽无法可学故名无学以其应受人天供养为世福田故名应供是故灭后应当起塔供养。
【五阿那含塔】梵语阿那含华言不来谓断欲界惑尽不来欲界受生故名不来以其应受人天供养为世福田是故灭后应当起塔供养。
【六斯陀含塔】梵语斯陀含华言一来谓欲界有九品思惑前之六品已断后之三品尚在更须欲界一番受生故名一来以其应受人天供养为世福田是故灭后应当起塔供养(思惑者谓眼等五根对色等五尘而起贪爱也)。
【七须陀洹塔】梵语须陀洹华言预流谓断三界见惑已尽预入圣道法流故名预流以其应受人天供养为世福田是故灭后应当起塔供养(见惑者谓意根对法尘而起分别也)。
【八转轮王塔】谓转轮圣王虽未断惑未出三界然以福德之力治四天下又以十善化育群生为世之所尊敬是故灭后应当起塔供养(四天下者东弗子逮南阎浮提西瞿耶尼北郁单越也十善者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壬+(工/山)]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不瞋不邪见也)。
八福田(出梵网经并菩萨戒义?)
八福田者谓佛圣人僧三种名敬田和尚阿阇??生我法身者父母生我肉身者此四名恩田救济病人名病田亦名悲田此八种皆堪种福故名田也若人能尽力从事此八种者亦犹农之力田则获秋成之利也。
【一佛田】佛梵语具云佛陀华言觉谓觉道俱圆位登极果世出世间最胜无比人能恭敬供养岂但获一切福亦能灭一切罪故名佛田(世出世间者世谓人天出世间即菩萨缘觉声闻也)。
【二圣人田】谓菩萨缘觉声闻出离三界证悟圣道具足无量功德智慧人能恭敬供养即获胜福故名圣人田(三界者欲界色界无色界也)。
【三僧田】僧梵语具云僧伽华言和合众谓处众和同敬顺无诤是佛弟子人能恭敬供养即获福利故名僧田。
【四和尚田】和尚梵语邬波遮迦于阗国译云和尚华言力生即教授师也谓出家者因师教诲之力生长法身其恩实重人能供养恭敬即获福利故名和尚田。
【五阇??田】阇??梵语具云阿阇??华言正行以能紏正弟子之行即教授得戒等师也因依此戒得生禅定智慧其恩实重人能供养恭敬即获福利故名阇??田(紏督责也)。
【六父田】父为资形之始有生成之德自孩提以至于长教诫育养其恩罔极为人子者固当竭力奉养岂有求福之念设若心之至孝之纯则亦自然获福故名父田。
【七母田】谓母始自怀孕分?以至乳哺鞠育护持长养愍念劬劳其恩罔极为人子者固当竭力奉养岂有求福之念设若心之至孝之纯则亦自然获福故名母田。
【八病田】谓见人有病即当念其苦楚用心救疗给与汤药则能获福故名病田。
又八福田
此八福田盖言救人之危济人之乏?敬三宝孝事父母与夫普度幽灵脱离苦趣亦皆种福之事也。
【一旷路义井】谓于旷远道路穿凿义井以济往来渴乏之人是为福田。
【二建造桥梁】谓于通津断港之处修造桥梁用济往来之人以免病涉之苦是为福田。
【三平治险隘】谓道路巇险之处则平坦之窄隘之处则开辟之以免往来颠坠之患是为福田。
【四孝养父母】谓父母为形生之本教养鞠育爱念切至子当竭力奉养顺适亲意以报劬劳之恩是为福田。
【五?敬三宝】三宝者佛法僧也可尊可贵称之为宝以其具大功德普济群生超登觉岸故当归依恭敬是为福田。
【六给事病人】谓病患之人众苦集身实可悲悯当给施汤药及所须之物使其四大调和身得安乐是为福田(四大者地大水大火大风大也)。
【七救济贫穷】谓贫穷之人所须缺乏饥馁逼切无所哀告当起慈悯之心随其所须皆周给之是为福田。
【八设无遮会】无遮即周遍之义谓修设普度大会使一切沉魂滞魄悉仗三宝慈力皆得脱离苦趣而获超升善道是为福田。
八福生处(出瑜伽师地论)
谓修五戒十善兼行布施福业优劣不等故感报所生之处则亦高下不同故名八福生处(五戒者不杀不盗不邪[淫-壬+(工/山)]不妄语不饮酒也十善者不杀不盗不邪[淫-壬+(工/山)]不妄言不绮语不两舌不恶口不贪不瞋不邪见也)。
【一人中富贵】人中富贵者谓天地所生惟人为贵既得为人而又富贵则其所修福业必胜余人故于今生得此报也。
【二四天王天】四天王天者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北方多闻天王此四天王居须弥山腹由修施戒二种最胜福业是以感报得生其中也(梵语须弥华言妙高)。
【三忉利天】梵语忉利华言三十三昔有三十三人同修胜业同生此天居须弥山顶四角各有八宫中有帝释殿帝释即天主此天由修施戒二种福业胜四天王天是以感报得生其中也(三十三人其一即帝释也余三十二人之名经论不载帝释梵语释提桓因华言能天主言帝释者华梵双举也)。
【四夜摩天】梵语夜摩华言善时谓时时唱快乐故也此天由修施戒二种福业胜忉利天是以感报得生其中也。
【五兜率天】梵语兜率华言知足谓于上妙五欲知止足故也此天由修施戒二种福业胜夜摩天是以感报得生其中也(五欲者色欲声欲香欲味欲触欲也谓之上妙者以胜欲界粗弊五欲故也)。
【六化乐天】化乐天者谓欲得五欲乐时皆自变化以相娱乐故也此天由修施戒二种福业胜兜率天是以感报得生其中也。
【七他化天】他化天者谓欲得乐境之时他天为其变化假他所成以为己乐故也此天即欲界天主由修施戒二种福业胜化乐天是以感报得生其中也。
【八梵天】梵净也谓离欲界垢染上升色界故名为净若大梵天即娑婆世界主由修施戒二种福业胜他化天又兼修禅定是以感报得生其中也(梵语娑婆华言能忍)。
八部鬼众(出翻译名义)
【一乾闼婆】梵语乾闼婆华言香阴谓不啖酒肉唯香资阴是帝释天乐神也(阴即身也帝释梵语释提桓因华言能天主言帝释者华梵双举也)。
【二毗舍阇】梵语毗舍阇华言啖精气谓其啖人精气及五谷之精气也(五谷者禾米黍菽麦也)。
【三鸠盘茶】梵语鸠盘茶华言瓮形以其阴似瓮故即厌魅鬼也。
【四薜荔多】梵语薜荔多华言饿鬼以其长劫不闻浆水之名故也(劫梵语具云劫波华言分别时节)。
【五诸龙众】诸龙众者谓龙有四种一守天宫殿持令不落二兴云致雨利益人间三地龙决江开渎四伏藏龙守转轮王大福人宝藏也。
【六富单那】梵语富单那华言臭饿鬼是主热病鬼也。
【七夜义】梵语夜义华言勇健有三种一地夜义二虚空夜义三天夜义也。
【八罗刹】梵语罗刹华言速疾鬼又云可畏以其暴恶可畏故也。
八热地狱(出显宗论)
在地之下故名地狱婆沙论云南赡部洲下过五百逾缮那乃有其狱然此地狱有大有小大则八寒八热小则一一大狱四门各有四小狱共为十六小狱名为游增狱谓受罪众生游彼狱时其苦转增故也(梵语赡部洲又云阎浮提华言胜金洲梵语逾缮那又云由旬华言限量)。
【一想地狱】此狱俱舍论中亦名等活地狱显宗论云其中众生手生铁??其??长利互相嗔忿怀毒害想以??相攫肉即堕落或被斫刺磨捣想为已死冷风吹之皮肉还生寻复活起故名想地狱。
【二黑绳地狱】谓此狱中狱卒以热铁绳絣牵罪人然后斩锯复有恶风吹热铁绳笼络其身烧皮彻肉焦骨沸髓苦毒万端故名黑绳地狱。
【三堆压地狱】此狱亦名众合地狱狱中有大石山罪人入至其中山自然合堆压其身骨肉糜碎故名堆压地狱。
【四叫唤地狱】谓受罪众生既至此狱狱卒以其罪人掷大镬中沸汤烹煮受诸痛苦号啕叫唤故名叫唤地狱。
【五大叫唤地狱】谓狱卒既将罪人沸汤烹煮已业风吹活又捉向热铁??中煎熬痛苦极切发声大叫故名大叫唤地狱。
【六烧炙地狱】谓此狱以铁为城烈火猛??内外烧炙皮肉糜烂痛苦万端故名烧炙地狱。
【七大烧炙地狱】谓狱卒将彼罪人置铁城中烈火烧城内外俱赤烧炙罪人又有火坑火??炽盛其坑两岸复有火山捉彼罪人贯铁叉上着于火中皮肉糜烂痛苦万端故名大烧炙地狱。
【八无间地狱】谓有罪众生至彼受苦无有间歇故名无间此于八热中又为最重之狱也成实论明五种无间一者趣果无间谓有极重罪者即向彼狱受其果报无有间歇二者受苦无间谓至彼狱受诸痛苦无有间歇三者时无间谓至彼狱受苦时节无有间歇四者命无间谓彼地狱寿命一中劫无有间歇五者形无间谓彼地狱受罪众生生而复死死已还生身形无有间歇也(一中劫者二十小劫为一中劫也)。
八寒地狱(出翻译名义)
【一頞浮陀地狱】梵语頞浮陀或云頞部陀华言疱谓受罪众生因寒苦所逼皮肉疱起也。
【二泥赖浮陀地狱】梵语泥赖浮陀或云泥剌部陀华言疱裂谓受罪众生因寒苦所逼疱即拆裂也。
【三阿吒吒地狱】梵语阿吒吒或云嚯嚯(皆无翻)谓受罪众生由寒苦增极唇不能动唯于舌中作此声也。
【四阿波波地狱】梵语阿波波或云唬唬婆(无翻)谓受罪众生寒苦增极舌不能动唯于唇间作此声也。
【五呕喉地狱】呕喉地狱者谓受罪众生由寒苦增极唇舌俱不能动但于咽喉内振气而作此声也。
【六郁波罗地狱】梵语郁波罗或云嗢钵罗华言青莲华谓受罪众生由寒苦增极皮肉开拆似此华也。
【七波头摩地狱】梵语波头摩或云泍持摩华言红莲华谓受罪众生由寒苦增极肉色大拆似此华也。
【八芬陀利地狱】梵语芬陀利华言白莲华谓受罪众生由寒苦增极皮肉脱落其骨之色似此华故或云摩诃钵特摩地狱梵语摩诃钵特摩华言大红莲华皮肉冻拆似此华也。
八憍配八鸟(出法华文句)
憍即矜也谓人矜夸自己有胜于他如鸟有凌高下视之过故文句引文殊问经八憍配八种鸟也。
【一盛壮憍如?】谓人恃己强盛壮大凌他劣弱如?鹞之鸟恃强凌弱故名盛壮憍如?。
【二姓憍如枭】谓人恃己种姓强大凌慢于他如枭不孝之种而食其母故名姓憍如枭。
【三富憍如雕】谓人恃己富有财物凌慢于他如雕有势力执伏众禽故名富憍如雕。
【四自在憍如鹫】谓人恃己长大称意所作而得自在凌慢于他如鹫食宿山林去住自由故名自在憍如鹫(鹫鸟名其鸟黑色多子西域多有此鸟)。
【五寿命憍如乌】谓人恃己寿高凌慢于他如乌是反哺之鸟命长不死故名寿命憍如乌。
【六聪明憍如鹊】谓人恃己聪利明达凌慢于他如鹊性至聪能报人吉凶故名聪明憍如鹊。
【七行善憍如鸠】谓人恃己能行少善便即凌慢有德之人如鸠性虽纯不知自拙故名行善憍如鸠。
【八色憍如鸽】谓人恃己颜容美妙凌慢于他如鸽类多种以色取胜况复多[淫-壬+(工/山)]故名色憍如鸽。
八难(出维摩所说经)
八难者八处障难也此之八处虽感报苦乐有异而皆不得见佛不闻正法故总称为难也。
【一在地狱难】谓南赡部洲之下过五百由旬有八寒八热等狱皆名地狱众生因恶业所感堕于彼处长夜????受苦无间障于见佛闻法故名地狱难(梵语赡部洲即阎浮提华言胜金洲八寒狱者頞浮陀狱泥赖浮陀狱阿吒吒狱阿波波狱呕喉狱郁波罗狱波头摩狱芬陀利狱也八热狱者想狱黑绳狱堆压狱叫唤狱大叫唤狱烧炙狱大烧炙狱无间狱也)。
【二在畜生难】谓畜生种类不一亦各随因受报或为人畜养或居山海等处常受鞭打杀害又或互相吞啖受苦无穷障于见佛闻法故名畜生难。
【三在饿鬼难】谓饿鬼有三种一其业最重者长劫不闻浆水之名二其业次重者唯在人间伺求荡涤脓血粪秽三其业轻者时或一饱加以刀杖驱逼填河塞海受苦无量障于见佛闻法故名饿鬼难(劫梵语具云劫波华言分别时节)。
【四在长寿天难】谓此天以五百劫为寿即色界第四禅中无想天也言无想者以其心想不行如冰鱼蛰虫外道修行多生其处障于见佛闻法故名长寿天难。
【五在北郁单越难】梵语郁单越华言胜处谓此处感报胜东西南三洲也其人寿一千岁命无中夭为着乐故不受教化是以圣人不出其中不得见佛闻法故名北郁单越难(东西南三洲者东弗于逮西瞿耶尼南阎浮提也)。
【六盲聋喑哑难】谓此等人虽生中国而业障深重盲聋喑哑诸根不具值佛出世而不能见佛虽说法亦不能闻故名盲聋喑哑难。
【七世智辩聪难】谓世间之人邪智聪利者唯务耽习外道经书不信出世正法故名世智辩聪难。
【八生在佛前佛后难】谓佛出现于世为大导师令诸众生离生死苦得涅盘乐人有缘者乃得值遇其生在佛前佛后者由业重缘薄既不见佛亦不闻法故名生在佛前佛后难(梵语涅盘华言灭度)。
八苦(出涅盘经)
【一生苦】生苦有五种一者受胎谓识托母胎之时在母腹中窄隘不净二者种子谓识托父母遗体其识种子随母气息出入不得自在三者增长谓在母腹中经十月日内热煎煮身形渐成住在生脏之下熟脏之上间夹如狱四者出胎谓初生下有冷风热风吹身及衣服等物触体肌肤柔嫩如被物刺五者种类谓人品有贵富贫贱相貌有残缺妍丑是名生苦。
【二老苦】老苦有二种一者增长谓从少至壮从壮至衰气力羸少动止不宁二者灭坏谓盛去衰来精神耗减其命日促渐至朽坏是名老苦。
【三病苦】病苦有二种一者身病谓四大不调众病交攻若地大不调举身沉重水大不调举身胖肿火大不调举身蒸热风大不调举身倔强二者心病谓心怀苦恼忧切悲哀是名病苦。
【四死苦】死苦有二种一者病死谓因疾病寿尽而死二者外缘谓或遇恶缘或遭水火等难而死是名死苦。
【五爱别离苦】谓常所亲爱之人乖违离散不得共处是名爱别离苦。
【六怨憎会苦】谓常所怨仇憎恶之人本求远离而反集聚是名怨憎会苦。
【七求不得苦】谓世间一切事物心所爱乐者求之而不能得是名求不得苦。
【八五阴盛苦】五阴者色受想行识也阴即盖覆之义谓能盖覆真性不令显发也盛即盛大之义谓前生老病死等众苦聚集故名五阴盛苦。
八不正见(出大集经)
【一我见】谓众生于五阴法中妄计有我我所执之为实强立主宰是名我见(五阴者色阴受阴想阴行阴识阴也我我所者我即众生假名我所即五阴之身也)。
【二众生见】谓众生妄计五阴众共和合而生是名众生见。
【三寿命见】谓众生于五阴法中妄计我受一期果报寿命有长有短是名寿命见(一期者谓人从生至死也)。
【四士夫见】谓众生妄计我有士夫之用而能啇贾书算营农等事是名士夫见。
【五常见】谓众生于五阴之身妄计今世虽灭后世复生相续不断是名常见。
【六断见】谓众生于五阴之身妄计今世灭已更不再生则成断灭是名断见。
【七有见】谓众生妄计一切诸法实从因缘和合而生执之为有是名有见(因缘者眼等六根为因色等六尘为缘也)。
【八无见】谓众生于一切诸法妄计皆无自性执之为无是名无见。
八妄想(出宗镜录)
【一自性妄想】谓妄执根尘等法各有体性不相混滥是名自性妄想。
【二差别妄想】谓妄计色等有可见可对之色有不可见可对之色有不可见无对之色是名差别妄想(可见可对色者即青黄等色眼可见亦可对也不可见可对色者即声香味触四者虽不可见而有对于耳鼻舌身也不可见无对色者即意识缘过去所见之境皆不可见亦无表对也)。
【三摄受积聚妄想】谓妄计色受想行识五蕴之法摄持聚集而成一切众生是名摄受积聚妄想。
【四我见妄想】谓于色受想行识五蕴法中妄计有我是名我见妄想。
【五我所妄想】谓于色受想行识五蕴法中妄执我身及所受用之物皆为我所是名我所妄想。
【六念妄想】谓妄分别可爱净境缘念不断是名念妄想。
【七不念妄想】谓妄分别可憎之境不起缘念是名不念妄想。
【八念不念俱相违妄想】谓于念不念爱憎之境违理分别是名念不念俱相违妄想。
八部(出翻译名义)
夫佛之垂化也道济百灵法之传世也慈育万有三乘贤圣既肃尔以归依八部鬼神亦森然而翊卫故诸经中多列八部之众也(三乘者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也)。
【一天】天者天然自然乐胜身胜清净光明尊胜无比故名为天列位虽多必以大梵帝释为首盖大梵是大千世界之主帝释是三十三天之主故也(大梵即色界天也帝释梵语释提桓因华言能天主三十三天主者谓帝释与三十二人同修戒善生忉利天而帝释为天主也)。
【二龙】龙者神灵之物孔雀经及大云等经各列诸龙幵龙王名字不一皆言其能护持佛法也。
【三夜义】梵语夜义华言勇健亦名暴恶有三种一者在地二者在虚空三者在天地夜义不能飞腾虚空与天二夜义皆能飞行也。
【四乾闼婆】梵语乾闼婆华言香阴阴即身也不啖酒肉惟香资阴故名香阴是帝释天主乐神在须弥山南金刚窟住天主欲作乐时即上天也(梵语须弥华言妙高)。
【五阿修罗】梵语阿修罗华言无端正以男多丑而女端正故又云非天谓此神果报最胜邻次诸天而行非天也其所居宫殿城郭器用降于池居天一等亦有婚姻男女法式略如人间(地居天者即三十三天及四天王天也)。
【六迦楼罗】梵语迦楼罗华言金翅即金翅鸟神其翮金色故也两翅相去三百三十六万里颈有如意珠以龙为食。
【七紧那罗】梵语紧那罗华言疑神似人而头有角亦帝释天主乐神也。
【八摩睺罗伽】梵语摩睺罗伽华言大腹行罗什法师云是地龙而腹行又云是大蟒神而腹行也。
地动八缘(出增一阿含经)
【一因水火风动故地动】经云此阎浮提地南北??二万一千由旬东西??七千由旬厚六万八千由旬地下有水厚八万四千由旬水下有火厚八万四千由旬火下有风厚六万八千由旬风下有金刚轮过去诸佛舍利咸在其中或有时大风忽动火亦随动火既动已水复随动水既动已地即随动故云因水火风动故地动(梵语阎浮提华言胜金洲梵语由旬华言限量或四十里或六十八十里也)。
【二菩萨处母胎故地动】经云菩萨从兜率天降神来处母胎是时地亦大动(梵语兜率华言知足佛在兜率天时称为菩萨)。
【三菩萨出母胎故地动】经云菩萨出母胎时是时地亦大动。
【四菩萨成道故地动】经云菩萨出家学道成无上正觉即名为佛是时地亦大动。
【五佛入涅盘故地动】梵语涅盘华言灭度是时地亦大动。
【六比丘欲现神通故地动】梵语比丘华言乞士经云有大神通比丘欲现多种变化或分一身为千百身还复为一飞行虚空山石无碍涌没自由是时地亦大动。
【七诸天舍本形位得作天主故地动】经云诸天有大神通神德无量从彼命终还生彼处由佛德力舍本天形得作帝释或作梵主是时地亦大动(帝释梵语释提桓因华言能天主梵主即梵天主也)。
【八饥馑刀兵将起故地动】经云若众生命终福??或互相攻伐或值饥馑或遇刀兵是时地亦大动。
珠宝八功德(出正法念处经)
此珠即转轮圣王七宝中之神珠宝也以其具八种功德故分别之(轮王七宝者金轮宝白象宝绀为宝神珠宝玉女宝典财宝主兵宝也)。
【一能作光明】谓此珠于夜闇中能作光明遍照百由旬如秋月行空远离云翳又能昼日热时放冷光明除诸热恼而得清凉也。
【二能济渴乏】谓此珠于旷野无水之处人众渴乏能令发清净水解一切渴也。
【三随顺王意】谓此珠若转轮王忆念水时即能随顺王意流清净水以济世之乏少也。
【四体具众色】谓此珠八楞具足而一一楞放种种色青黄赤白等靡不鲜明也(楞角也)。
【五能离病苦】谓此珠能令百由旬内人皆离病心行正直一切所欲无不随愿也。
【六能降甘雨】谓此珠势力能令恶龙不降恶雨若其降者必清凉甘雨也。
【七能生诸物】谓此珠于无水处及无草木处能令花木繁茂池水流涌无不随愿也。
【八在处利益】谓此珠所在之处人无夭阏不相杀害离诸瞋恚常自和悦也。
版权所有:大悲咒讲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