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讲解网

大乘止观法门释要卷第四

发布时间:2019-05-31 14:52:11作者:大悲咒讲解网
大乘止观法门释要卷第四

【(辰)二破转计五。初破作意。二破自止。三破能知。四破自知。五破七识能见。(巳)今初】

若言非是自然而证。葢由自心作意自证。名为自证者。作意即是意识。即有能所。即名为他。云何得成心自证也。

【(巳)二破自止】

若非他证。但心自止。故名自证者。若不作意。即无能所。云何能使心证。若当作意。即是意识。即是他证。

【(巳)三破能知】

若言众生体实皆证。但由妄想不知体证。故有其念。能知心体本性证寂。不念诸法故。念即自息。即是真如三昧者。为是意识能知本寂。为是净心能知本寂。若是净心自知本寂。不念诸法者。一切众生皆有净心。应悉自知本寂故。自息灭妄识。自然而得真如三昧。以不修不得。故知净心不得名自知也。若言意识能知净心本证。即自息灭故。但是意识自灭。非是意识能证净心。是故说言心自证者。意识知心本证之时。为见净心。故知本证。为不见净心。能知证也。若言不见净心能知证者。不见佛心。应知佛证。若见净心故知证者。净心即是可见之相。云何论言。心真如者。离心缘相。又复经言。非识所能识。亦非心境界。以此验之。定知意识不见心也。以见与不见。无有道理知心本寂故。设使心体本证。妄念之心不可息也。

为是意识能知本寂。为是净心能知本寂。此双征也。先破净心能知。如文可解。次破意识能知者。若云意识转成无尘智故。知法无实。惟一净心。亦无别心相可取。如是久久熏心。转成证智。则双超见与不见两关。但彼不肯用无尘智。妄计意识知证。随即息灭。名为净心自证。故立见净心不见净心二义难之。若意识不见净心而能知净心自证。喻如不见佛心能知佛证。无有是处。若意识见净心故而知净心自证。则净心成可见相。非是真净心矣。若不用无尘智为方便。纵令心体本证。亦何能息灭妄念哉。

【(巳)四破自知】

若言妄识虽不见净心。而依经教知心本寂故。能知之智熏于净心。令心自知本证。即不起后念。名为自证者。汝依经教知心本寂之时。为作寂相而知。为不作寂相而知。若作寂相而知者。妄想之相云何名寂。若不作相。即心无所系。便更驰散。若言作意不令驰散者。即有所缘。既有所缘。即还有相。云何得言不作相也。

既不用意识转为无尘智。乃谓意识依教知心本寂。熏于净心。令心自知本证。则彼意识知本寂时。作寂相耶。不作寂相耶。。作相则是妄想。不作便更驰散。纵谓不作相而但作意。作意即有所缘。何异于作相耶。

【(巳)五破七识能见】

若言七识能见净心故。知心本寂。知已熏心。令心自知本证故。不起后念。即名为自证者。是亦不然。何以故。以七识是我执识故。不能见心本寂。又复若为能缘之所缘者。即非净心。如上心体状中已说。既所缘非实。故熏心还生妄念也。

若计七识能证本寂。即同他证。今云知心本寂熏心。令知本证。故仍是自证之转计也。破有二义。一者我执之识。不能见本寂故。二者纵计能见。所见非净心故。

【(辰)三结破】

以是义故。无有道理。净心自证。不起后念也。

既净心不能自证。安得不以无尘智为方便哉。

【(卯)二破他证二。初正破。二转破。(辰)今初】

若言由他证者。是亦不然。何以故。心体自寂静故。但以有六七识等。名之为他。由有此他。故说他心不证。是故乃可证他。何须以他证心也。

六识若转成无尘智。则不名他。以达自他无性故也。又即谓之他证亦可。今既不许用无尘智而云他证。他乃净心之幻瞖。如何能证净心。喻如水可证波。何须以波证水也。

【(辰)二转破】

若言心体虽复本寂。但以无始无明妄念熏故。有此妄念习气在于心中。是故心体亦不证寂。故须他证者。何等方便。能除心中习气。令心证也。若言更不起新念故。不熏益彼习气。彼即自灭者。彼未灭间。有何所以不起新念也。若无别法为对治者。彼诸习气法应起念。若起念者。更益彼力也。以是义故。由他所证。亦无道理。

何等方便。有何所以。若无别法三语。皆暗指无尘智而言之。若不许无尘智。更有何等方便。更何所以。更将何法对治习气耶。

【(卯)三破证他四。初明他不易证。二明心不证他。三明他不相止。四明嫌非方便。(辰)今初】

若言不须用他证心。但证于他。以他证故。习气自灭者。是亦不然。他既有习气为根本故。念念常起。若不先除彼习气种子者。妄念何由可证也。

非无尘智。不能除于习气种子。习种不除。他何可证。如不息风。波何繇寂。

【(辰)二明心不证他】

又复净心。无有道理能证于他。若能证他者。一切众生皆有净心。应悉自然除于妄念也。

前云是故乃可证他。喻如水能起波。今云无能证他。喻如水不能自灭其波也。

【(辰)三明他不相止】

若言妄念前后自相抑止。久久即息。故名为证他者。为前止后。为后止前。若言前念止后念者。前在之时。后识未生。后若起时。前念已谢。不相逐及。云何能止。若言后念止前念者。亦复如是。不相逐及。云何能止。

前之二文。是破以自证他。此后二文。乃破以他证他也。以前后妄念皆名他故。然前后既不相及。云何能相抑止。设非以意识依止本识而修止观。决无证入之方便矣。

【(辰)四明嫌非方便】

若前念起时。即自嫌起。嫌起之心。熏于本识。令不起后念者。心不自见。云何自嫌。若后念嫌前故。能嫌之心。熏于本识。令不更起后念者。能嫌之心嫌前心时。为知前心是空故嫌。为不知是空故嫌。若知是空。即是无尘智也。汝云何言不须此智。又若知是空。则应不嫌。若不知前念空者。此心即是无明。何以故。以其前念实空而不能知故。又复不知前念空故。执有实念而生嫌心。即是妄想。何以故。以其于空妄。起实有想故。此能嫌之心。既是无明妄想故。即是动法。复言熏心。此乃亦增不觉。重更益动。生起之识。于是云兴。而言能令后念不起者。葢是梦中之梦。未醒觉也。故作斯说。仿佛不睡者。必应不言如此。

起时非嫌时。嫌时非起时。故云心不自见。云何自嫌。若后念嫌前。令不更起后念。是则可尔。然知空则应不嫌。嫌则转增不觉动法。云何舍无尘智而反堕无明窠臼耶。先约证破竟。

【(丑)次约修破二。初正破。二判简。(寅)今初】

又复若言不作心念诸法。故念不起者。为净心不作心念。为是意识不作心念。若是净心不作心念者。本来何因作心念法。今忽何因不念法也。若是意识不念法者。意识即是其念。若言意识不作心念法者。为对见法尘而不念。为不对见法尘而不念。为对而不见而不念。为全不对尘名为不念。若不对尘。云何说为意识。何以故。以识者必识所识故。若对而不见。即是顽瞽之法。若见而不念。为何所因而得不念。为知空故所以不念。谓为有故所以不念。若知是空。是无尘之智。对而不见。见而不念。二俱无妨。何故汝言不须此智。若谓为有。即不能不念。又复谓有之时。即已是念。又复谓为有故。即是无明妄想。而复不念。譬如怯人闭目入闇道理。开眼而入。唯有外闇。倒生怕怖。闭目而入。内外俱黑。反谓安隐。此亦如是。念前法时。唯有迷境无明。而生嫌心。不念之时。心境俱闇。反谓为善。又复若不作意念法。心则驰散。若作意不念诸法。作意即是乱动。非寂静法。云何得名证心也。

先双征。次双破。初破净心不作心念可知。次破意识又二。初总破。谓意识即是念。云何名为不作心念。二别破。谓纵令意识不作心念法者。于四句中属何句耶。若不对尘。不名意识。先破第四句也。若对而不见。是顽瞽法。次破第三句也。此下总破前二句。知空则二俱无妨。谓有则二俱有过。竝如文可知。

【(寅)二判简】

但以专心在此不念故。即以此不念为境。意识为此境所系故。于余境界无容攀缘。是故惑者不知此事。便谓于诸法无复攀缘。遂更生宝玩。将为真法。是以策意相续不休。以昼夜久习熟故。不须作意。自然而进。但不觉生灭常流。刹那恒起。起复不知。无明妄想未遣一毫。又不解自身居在何位。便言我心寂住应是真如三昧。作如是计者。且好不识分量也。虽然。但以专心一境故。亦是一家止法。远与无尘之智为基。近与猿猴之躁为锁。比彼攀缘五欲。游戏六根者。此即百千万倍为殊为胜。但非心体寂照真如三昧耳。是故行者为而不执。即是渐法门。若欲成就出世之道。必藉无尘之智也。

但以专心等。是叙其修证之相。但不觉生灭等。是判其以妄滥真。虽然但以等。是收其不无胜力。但非心体等。是简非圆顿法门也。上来分科解释以何依止竟。

【(辛)三总结】

此明止观依止中以何依止竟。上标五番建立中第一止观依止讫。

【(戊)二明止观境界三。初标。二释。三结。(巳)今初】

次明止观境界者。谓三自性法。就中复作两番分别。一总明三性。二别名三性。

若论自性清净如来藏心。不惟非分别及依他境界。并真实性亦无所施其名目。只因迷真成妄。今约返妄归真。故得以三性为所观境也。

【(巳)二释为二。初总明三性。二别明三性。(庚)今初】

所言总明三性者。谓出障真如及佛净德。悉名真实性。在障之真与染和合名阿棃耶识。此即是依他性。六识七识妄想分别。悉名分别性。此是大位之说也。

一往略判。故名大位之说。若欲委细。须别明也。

【(庚)二别明三性二。初别明。二合辨。(辛)初中三。初别辨真实性。二别辨依他性。三别辨分别性。(壬)初又三。初标章。二各释。三合结。(癸)今初】

所言别明三性者。初辨真实性。就中复有两种。一者有垢净心以为真实性。二者无垢净心以为真实性。

【(癸)二各释二。初释有垢净心。二释无垢净心。(子)今初】

所言有垢净心者。即是众生之体实。事染之本性。具足违用。依熏变现。故言有垢。而复体包净用。自性无染。能熏之垢本空。所现之相常寂。复称为净。故言有垢净心也。

【(子)二释无垢净心】

所言无垢净心者。即是诸佛之体性。净德之本实。虽具法尔。违用之性。染熏息故。事染永泯。复备自性顺用之能。净熏满故。事净德显。故言无垢。虽从熏显。性净之用非增。假遣昬云。体照之功本具。复称净也。故言无垢净心。

设使净用有增。功非本具。则不得名为净矣。

【(癸)三合结】

然依熏约用。故有有垢无垢之殊。就体谈真。本无无染有染之异。即是平等实性大总法门。故言真实性。问曰。既言有垢净。亦应称无垢染。答曰。亦有此义。诸佛违用。即是无垢染。但为令众生舍染欣净。是故不彰也。

初合明平等为真实性。次申明设化偏彰净名。竝可知。

【(壬)二别辨依他性二。初标章。二各释。(癸)今初】

二明依他性者。亦有二种。一者净分依他性。二者染分依他性。

【(癸)二各释二。初释净分依他。二释染分依他。(子)初中二。初正释。二料简。(丑)今初】

清净分依他性者。即彼真如体具染净二性之用。但得无漏净法所熏。故事染之功斯尽。名为清净。即复依彼净业所熏。故性净之用显现。故名依他。所现即是所证三身净土。一切自利利他之德是也。

先释清净。繇事染功尽故。当知非断性染也。次释依他。繇净业所熏故。当知性不自显也。体显名证法身。智显名证报身。福德巧用显名证应身。约法身名常寂光土。约报身名实报庄严土。约应身名方便有余土。及凡圣同居土。法报为自利德。应身为利他德。粗判如此。若交融互摄。则三身不一不异。四土有竖有横。皆为净分依他。一依他一切依他。依他性外无余法也。

【(丑)二料简二。初约性染义对简。二对真实性料简。(寅)初中三。初正明性染有用。二释其名清净分。三释其名分别性。(卯)今初】

问曰。性染之用。何谓由染熏灭故不起生死。虽然成佛之后。此性岂全无用。答曰。此性虽为无漏所熏故不起生死。但由发心已来。悲愿之力熏习故。复为可化之机为缘。熏示违之用。亦得显现。所谓现同六道。示有三毒。权受苦报。应从死灭等。即是清净分别性法。

以可化之机为缘。熏于性染。显现示违之用。即所谓依他起性也。而名为清净分别性法。则如下释。

【(卯)二释其名清净分】

问曰。既从染性而起。云何名为清净分。答曰。但由是佛德故。以佛望于众生。故名此德以为清净。若偏据佛德之中论染净者。此德实是示违染用。

天台性恶法门。正本于此。若能即事恶而达性恶。性恶性善体元无二。则大贪大嗔大痴法门。便可向现行日用无明烦恼中荐取矣。央掘广额。即其标榜也。

【(卯)三释其名分别性】

问曰。即言依他性法。云何名为分别性。答曰。此德依于悲愿所熏起故。即是依他性法。若将此德对缘施化。即名分别性法也。

一切众生全堕分别境中。今随缘令见与其同事。故即名为分别性也。

【(寅)二对真实性料简】

问曰。无垢真实性。与清净依他性竟有何异。答曰。无垢真实性者。体显离障为义。即是体也。清净依他性者。能随熏力净德差别起现为事。即是相也。清净分别性者。对缘施设为能。即是用也。

问中但约真实性简。答中兼对分别性简。体相用三。不相舍离。约体则一切皆体。故名体大。约相则一切皆相。故名相大。约用则一切皆用。故名用大。镜体光照。可为同喻也。思之。

【(子)二释染分依他二。初正释。二料简。(丑)今初】

所言染浊依他性者。即彼净心虽体具违顺二用之性。但为分别性中。所有无明染法所熏故。性违之用。依熏变现虚状等法。所谓流转生死轮回六趣。故言染浊依他性法也。

六趣虚状依熏变现。似有非实。故名染浊依他。凡夫不了。妄谓实我实法。则成分别性。

【(丑)二料简又二。初正简。二释疑。(寅)今初】

问曰。性顺之用。未有净业所熏。故不得显现。虽然在于生死之中。岂全无用耶。答曰。虽未为无漏熏。故净德不现。但为诸佛同体智力所护念故。修人天善。遇善知识。渐发道心。即是性净之用也。

对上净分中料简性染。如文可知。

【(寅)二释疑】

问曰。一切众生皆具性净。等为诸佛所护。何因发心先后。复有发不发。答曰。无始已来。造业差别。轻重不同。先后不一。罪垢轻者。蒙佛智力。罪垢重者。有力不蒙。问曰。罪垢重者。性净之用。岂全无能。答曰。但有性净之体不坏。以垢重故。更不有能也。问曰。上言凡圣之体。皆具顺违二性。但由染净熏力。有现不现。何故诸佛净熏满足。而不妨示违之用有力。凡夫染业尤重。而全使性顺之用无能也。若以染重故。性净无能。亦应净满故。染用无力。既净满而有示违之功。定知染重亦有性顺之用。答曰。诸佛有大悲大愿之熏。故性违起法界之染德。能令机感斯见。众生无厌凡欣圣之习。故性顺匿无边之净用。不使诸佛同鉴。无净器可鉴。故大圣舍之以表知机。有染德可见。故下凡寻之明可化也。是故净满不妨有于染德。染重不得有于净用。大乘止观法门释要卷第四

此蹑性净之用而起疑也。三番问答。义竝可知。

音释

蠓(毋总切小飞虫也)墟(邱于切故城也)窠(苦禾切鸟穴也)瞽(音古)

首页12尾页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大悲咒全文

  • 大悲咒注音

  • 大悲咒注解

版权所有:大悲咒讲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