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讲解网

大乘止观法门释要卷第二

发布时间:2019-05-31 14:49:20作者:大悲咒讲解网
大乘止观法门释要卷第二

【(寅)二问答遣疑五。初遣众生现有疑。二遣何因迷妄疑。三遣无明有体疑。四遣能熏为体疑。五遣因果一异疑。(卯)今初】

问曰。诸佛体证净心。可以心体平等。故佛亦用而常寂。说为非有。众生既未证理。现有六道之殊。云何故耶。答曰。真智真照。尚用即常寂。说之为空。况迷闇妄见。何得不有。有(疑衍一有字)即非有。

【(卯)二遣何因迷妄疑】

问曰。既言非有。何得有此迷妄。答曰。既得非有而妄见有。何为不得无迷而横起迷。空华之喻。于此宜陈。

无迷而横起迷。所谓迷本无因者也。既无华而妄见有华。亦可例知。无劳而妄瞪成劳矣。

【(卯)三遣无明有体疑】

问曰。诸余染法。可言非有。无明即是染因。云何无耶。答曰。子果二种无明。本无自体。唯以净心为体。但因熏习因缘。故有迷用。以心往摄。用即非有。唯是一心。如似粟麦。本无自体。唯以微尘为体。但以种子因缘。故有粟麦之用。以尘往收。用即非有。唯是微尘。无明亦尔。有即非有。

【(卯)四遣能熏为体疑】

问曰。既言熏习因缘故有迷用。应以能熏之法。即作无明之体。何为而以净心为体。答曰。能熏虽能熏他令起。而即念念自灭。何得即作所起体耶。如似麦子但能生果。体自烂坏。归于微尘。岂得春时麦子。即自秋时来果也。若得尔者。劫初麦子。今仍应在。过去无明。亦复如是。但能熏起后念无明。不得自体不灭。即作后念无明也。若得尔者。无明即是常法。非念念灭。既非常故。即如灯焰。前后相因而起。体唯净心也。是故以心收彼。有即非有。彼有非有。故名此净心为空如来藏也。

能熏指过去子果二种无明。无明指现在子果二种无明也。余文可知。

【(卯)五遣因果一异疑】

问曰。果时无明。与妄想为一为异。子时无明。与业识为一为异。答曰。不一不异。何以故。以净心不觉故动。无不觉即不动。又复若无无明。即无业识。又复动与不觉和合俱起。不可分别。故子时无明。与业识不异也。又不觉自是迷闇之义。过去果时无明所熏起故。即以彼果时无明为因也。动者自是变异之义。由妄想所熏起故。即以彼妄想为因也。是故子时无明。与业识不一。此是子时无明。与业识不一不异也。果时无明与妄想不一不异者。无明自是不了知义。从子时无明生。故即以彼子时无明为因。妄想自是浪生分别之义。从业识起。故即以彼业识为因。是故无明妄想不一。复以意识不了境虚。故即妄生分别。若了知虚。即不生妄执分别。又复若无无明。即无妄想。若无妄想。亦无无明。又复二法和合俱起。不可分别。是故不异。此是果时无明与妄想不一不异也。以是义故。二种无明是体。业识妄想是用。二种无明自互为因果。业识与妄想亦互为因果。若子果无明互为因者。即是因缘也。妄想与业识互为因者。亦是因缘也。若子时无明起业识者。即是增上缘也。果时无明起妄想者。亦是增上缘也。上来明空如来藏竟。

答中先明不一不异义。次明体用因果及因缘增上缘义。以此诸义。惟依一心虚妄建立。有即非有。故得结成空如来藏也。子时无明与业识。先明不异。次明不一。果时无明与妄想。先明不一。次明不异。繇根本无明。得有业识之用。繇枝末无明。得有妄想之用。故以二种无明为体也。繇子时无明。得生果时无明。复繇果时无明。熏成子时无明。故二种自互为因果。名亲因缘。繇业识得起妄想。复繇妄想熏成业识。故二种亦互为因果。亦名亲因缘。若子时无明起业识。果时无明起妄想。但是异法相成。只名增上缘也。

【(丑)二明不空义。犹大佛顶经所谓一即一切。即十界俱即。非偏假也。文为二。初总立诸科。二随科各释。(寅)今初】

次明不空如来藏者。就中有二种差别。一明具染净二法以明不空。二明藏体一异以释实有。第一明染净二法中。初明净法。次明染法。初明净法中。复有二种分别。一明具足无漏性功德法。二明具足出障净法。

【(寅)二随科各释即为二。初明具染净法。二明藏体一异。(卯)初中二。初明净法。二明染法。(辰)初又二。初明具足无漏性功德。二明具足出障净法。(巳)今初】

第一具无漏性功德者。即此净心。虽平等一味。体无差别。而复具有过恒沙数无漏性功德法。所谓自性有大智慧光明义故。真实识知义故。常乐我净义故。如是等无量无边性净之法。唯是一心具有。如起信论广明也。净心具有此性净法。故名不空。

起信论云。不觉起念见诸境界。故说无明心性不起。即是大智慧光明义。若心有动。非真识知。非常非乐。非我非净。心性无动。即真实识知等义。此性净法。不约德用言也。

【(巳)二明具足出障净法二。初明果性惟心所具。二明能熏亦惟心所具。(午)今初】

第二具出障净德者。即此净心。体具性净功德。故能摄持净业熏习之力。由熏力故。德用显现。此义云何。以因地加行般若智业。熏于三种智性。令起用显现。即是如来果德三种大智慧也。复以因地五波罗蜜等一切种行。熏于相好之性。令起用显现。即是如来相好报也。然此果德之法。虽有相别。而体是一心。心体具此德故。名为不空。不就其心体义明不空也。何以故。以心体平等非空不空故。

【(午)二明能熏亦惟心所具】

问曰。能熏净业。为从心起。为心外别有净法。以为能熏耶。答曰。能熏之法。悉是一心所作。此义云何。谓所闻教法。悉是诸佛菩萨心作。诸佛心菩萨心众生心是一。故教法即不在心外也。复以此教熏心解性。性依教熏以起解用。故解复是心作也。以解熏心行性。性依解熏以起行用。故行复是心作也。以行熏心果性。性依行熏起于果德。故果复是一心作也。以此言之。一心为教。乃至一心为果。更无异法也。以是义故。心体在凡之时。本具解行果德之性。但未为诸佛真如用法所熏。故解等未显用也。若本无解等之性者。设复熏之。德用终不显现也。如世真金。本有器朴之性。乃至具有成器精妙之性。但未得椎鍜而加。故器朴等用不现。后加以钳椎。朴器成器次第现也。若金本无朴器成器之性者。设使加以功力。朴用成用终难显现。如似压沙求油。钻冰觅火。鍜冰为器。铸木为瓶。永不可成者。以本无性故也。是故论言。若众生无佛性者。设使修道。亦不成佛。以是义故。净心之体。本具因行果德性也。依此性故。起因果之德。是故此德。唯以一心为体。一心具此净德。故以此心为不空如来藏也。

能熏所熏。若果若因。无不以一心为体。心具此德。故名不空。

【(辰)二明染法二。初立科。二各释。(巳)今初】

次明具足染法者。就中复有二种差别。一明具足染性。二明具足染事。

【(巳)二各释二。初明具染性。二明具染事。(午)初又二。初正明。二释疑。(未)今初】

初明具足染性者。此心虽复平等离相。而复具足一切染法之性。能生生死。能作生死。是故经云。心性是一。云何能生种种果报。即是能生生死。又复经言。即是法身流转五道。说名众生。即是能作生死也。

从此有彼。名之为生。举体成彼。名之为作。如水生波。举体作波也。

【(未)二释疑七。初释性不可转疑。二释两性相违疑。三释两业起灭疑。四释性不相除疑。五释互论相违疑。六释本末同灭疑。七释相违不熏疑。(申)今初】

问曰。若心体本具染性者。即不可转凡成圣。答曰。心体若惟具染性者。不可得转凡成圣。既并具染净二性。何为不得转凡成圣耶。

【(申)二释两性相违疑】

问曰。凡圣之用。既不得并起。染净之性。何得双有耶。答曰。一一众生心体。一一诸佛心体。本具二性。而无差别之相。一味平等。古今不坏。但以染业薰染性故。即生死之相显矣。净业熏净性故。即涅槃之用现矣。然此一一众生心体。依熏作生死时。而不妨体有净性之能。一一诸佛心体。依熏作涅槃时。而不妨体有染性之用。以是义故。一一众生。一一诸佛。悉具染净二性。法界法尔。未曾不有。但依熏力起用。先后不俱。是以染熏息故。称曰转凡。净业起故。说为成圣。然其心体二性。实无成坏。是故就性说故。染净并具。依熏论故。凡圣不俱。是以经言。清净法中。不见一法增。即是本具性净。非始有也。烦恼法中。不见一法减。即是本具性染。不可灭也。然依对治因缘。清净般若转胜现前。即是净业熏。故成圣也。烦恼妄想尽在于此。即是染业息。故转凡也。

【(申)三释两业起灭疑】

问曰。染业无始本有。何由可灭。净业本无。何由得起。答曰。得诸佛真如用义熏心故。净业得起。净能除染故。染业即灭。

【(申)四释性不相除疑】

问曰。染净二业。皆依心性而起。还能熏心。既并依性起。何得相除。答曰。染业虽依心性而起。而常违心。净业亦依心性而起。常顺心也。违有灭离之义。故为净除。顺有相资之能。故能除染。法界法尔。有此相除之用。何足生疑。

【(申)五释互论相违疑】

问曰。心体净性。能起净业。还能熏心净性。心体染性。能起染业。还能熏心染性故。乃可染业与净性不相生相熏。说为相违。染业与染性相生相熏。应云相顺。若相顺者。即不可灭。若染业虽与染性相顺。由与净性相违故得灭者。亦应净业虽与净性相顺。由与染性相违故亦可得除。若二俱有违义故。双有灭离之义。而得存净除染。亦应二俱有顺义故。并有相资之能。复得存染废净。答曰。我立不如是。何为作此难。我言净业顺心故。心体净性即为顺本。染业违心故。心体染性即是违本。若偏论心体。即违顺平等。但顺本起净。即顺净心不二之体。故有相资之能。违本起染。便违真如平等之理。故有灭离之义也。

【(申)六释本末同灭疑】

问曰。违本起违末。便违不二之体。即应并有灭离之义也。何故上言法界法尔具足二性。不可破坏耶。答曰。违本虽起违末。但是理用。故与顺一味。即不可除。违末虽依违本。但是事用。故即有别义。是故可灭。以此义故。二性不坏之义成也。问曰。我仍不解染用违心之义。愿为说之。答曰。无明染法。实从心体染性而起。但以体闇故。不知自己及诸境界从心而起。亦不知净心具足染净二性。而无异相。一味平等。以不知如此道理故。名之为违。智慧净法。实从心体而起。以明利故。能知己及诸法皆从心作。复知心体具足染净二性。而无异相。一味平等。以如此称理而知故。名之为顺。如似穷子。实从父生。父实追念。但以痴故。不知己从父生。复不知父意。虽在父舍。不认其父。名之为违。复为父诱说。经历多年。乃知己从父生。复知父意。乃认家业。受父教勅。名之为顺。众生亦尔。以无明故。不知己身及以诸法悉从心生。复遇诸佛方便教化故。随顺净心。能证真如也。

违本。即染性。违末。即染事也。染性是理用。即与净性体融一味。故不可除。染事是事用。招感生死。故须灭除。穷子喻无明染性。父喻本觉真心。诸佛先证我之真心。即是同体之父。方便教化令顺净心。则无明转为智慧。即染性而成净性。但除染事。不除染性明矣。

【(申)七释相违不熏疑】

问曰。既说无明染法与心相违。云何得熏心耶。答曰。无明染法。无别有体。故不离净心。以不离净心故。虽复相违。而得相熏。如木出火炎。炎违木体而上腾。以无别体。不离木故。还烧于木。后复不得闻斯譬喻。便起灯炉之执也。此明心体具足染性。名为不空也。

木喻净心。炎喻无明染法。烧木喻还熏净心。借喻本欲明理。执喻便成戏论。故诫令不得起执。谓灯炉出火。何故不烧灯炉。

【(午)二明具染事】

次明心体具足染事者。即彼染性。为染业熏故。成无明住地。及一切染法种子。依此种子。现种种果报。此无明及与业果。即是染事也。然此无明住地及以种子果报等。虽有相别显现。说之为事。而悉一心为体。悉不在心外。以是义故。复以此心为不空也。譬如明镜所现色像。无别有体。唯是一镜。而复不妨万像区分不同。不同之状。皆在镜中显现。故名不空镜也。是以起信论言。因熏习镜。谓如实不空。一切世间境界。悉于中现。不出不入。不失不坏。常住一心。以一切法。即真实性故。以此验之。具足世间染法。亦是不空如来藏也。上来明具足染净二法以明不空义竟。大乘止观法门释要卷第二

音释

瞪(徐庚切直视也)麦(莫获切)烂(澜去声)椎(直追切铁椎也)鍜(丁贯切)钳(其淹切)钻(借官切穿也)铸(音注销金成器也)

首页12尾页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大悲咒全文

  • 大悲咒注音

  • 大悲咒注解

版权所有:大悲咒讲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