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讲解网

释演正:论佛教环保思想的现实意义

发布时间:2024-12-22 16:45:16作者:大悲讲解

前言 :  人类从农业社会发展到现代社会,文明的车轮不断向前迈进,人类的物质生活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可是,人类在享受现代文明带给我们便利的同时,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生态环境的破坏,导致了各种资源的匮乏,众多物种的消亡。环境污染已严重地威胁到人类的生存。面对这种状况,引起了许多有识之士的高度重视。  佛教作为一种宗教,历来都非常重视环境保护。佛教里所蕴含的环保意识,在佛教经典及历代佛教徒的行为实践中,都可清楚地看出。

佛教不仅主张对人要有慈悲,对生命要尊重,而且要求对自然要爱护,对物品要珍惜。《阿含经》里记载有一位比丘在林中经行,每走一步路,生怕踩痛了大地,每说一句话,生怕惊醒了草木,每吐一口痰,生怕污染了山林。这种尊重一切众生的慈心,不正是佛教徒自觉实践环保的具体体现吗?  因此,作为一个正信的佛教徒,面对当今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面对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日益紧张,面对地球母亲的痛苦呻吟,我们应该责无旁贷的投身于净化心灵,关心他人,尊重生命、爱护自然,绿化环境的环保行列中去,并挖掘出佛教自身所蕴含的环保思想价值,为解决当今生态危机和创造一个美好、和谐的幸福家园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南,可以说有着积极而深刻的现实意义,以下就从三个方面来加以说明。  —、善护动物 尊重生命
  由多个保护动物组织所组成的“零灭绝联盟”近日公布了一份濒危物种报告,指出位于全球595个地点的近800种动物即将绝种。有专家指出,如果再不施以援手,我们将要与这些动物彻底“说再见”。正因为这些与人类生存息息相关的生物的消亡,并由此带来的恶果,才使人类从物质享受的恶梦中逐渐苏醒过来。人类生存空间要实现和谐美满,就必须与其它的自然生物共存共荣,而不是靠征服和搏杀来满足人类生存的欲望。  热爱生命,尊重生命,是我们每一个佛教徒的天职。佛教不仅禁止杀生,更积极提倡放生、护生。佛教提出“众生平等论”,认为动物同人类一样也是生命,有其基本的生存权利,人类不应以万物之挟制者自居;早在“生物多样性”成为社会共识之前,佛教就已经从缘起法的相依相存性,揭示人类无法独存于世,故应该跳脱自我本位,尊重所有不同形式生命的生存价值。在《梵网经》菩萨戒云:“若佛子以慈悲故行放生业,应作是念:“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无不从之受生,故六道众生皆是我父母,而杀而食者,即杀我父母,亦杀我故身”。动物与人类一样,有自己的“王国”和“社会”,有自己的生存方式。人类应当尽量让野生动物在自己的“王国”中活动,在自己的社会里交往,按固有的生存环境和习惯去生存,没有必要去干扰,安排甚至改变它们的生存方式。生活在动物园的老虎虽然不用为猎物担忧,但怎么样有当“山大王”的神气呢?人类喜欢自由,动物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佛教爱护生命,尊重动物的生存方式。古代一些高僧能够做到“入兽不乱群,入鸟不惊飞”,并以呼野鸟于掌中取食为修行境界的标志。野鸟对人没有戒心,是因为人对它们有爱心,所以能和睦相处,其乐融融。人类来于自然界,应当和动物和平共处。而且能够做到,当然人类与动物为伴不仅仅是追求形式,也不仅仅是口号,必须在心底对动物有悲悯珍惜的情怀,人能否将动物作为朋友,与动物和谐共处,能否全心全意爱护生灵,保护动物,是检验一个人的道德观念、价值取向的标准之一。让动物按自己的生存方式去生活下去吧!至少它们可以成为我们人类的一面镜子。因为生命的和谐,才有世界的和谐,才有人类的和谐。  二 保护自然 珍惜资源
  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破坏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就等于毁灭了人类自身。所以,保护自然,珍惜各种资源,人类才能在地球上开展理想的新世纪。  佛教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有着悠久的历史。僧人们深深的懂得保护自然、美化环境不仅可以“庄严国土”,更可以“利乐有情”。禅宗“郁郁黄花无非般若,青青翠竹尽是法身”,把大自然看作是般若的本体、法身的示现,无时无刻不在向人们宣说无常的妙谛。众多名山古刹的优美环境,就是中国历代佛教徒注重保护生态的生动例证。它们或建在依山临水处,或建在深山幽谷间,周围层峦叠嶂,林木蓊郁,泉水淙淙,鸟语花香,恍如人间仙境。然而这些原本人迹罕至的荒山野岭,经不畏艰辛、励志修道的僧人们披荆斩棘,努力开拓,修起了寺庙庵院,并凿井引水、开路造桥、建亭筑台、砌塔立幢,还在寺院内外植树造林、栽花种草,使一处处道场成为庄严刹土,人间净域。一些大的寺院往往都是古木参天、景色怡人、殿宇巍峨、环境清幽的好去处。还有历代的高僧大德,他们毕生都在实践环保的工作,不辞劳苦,植树造林,修桥补路,挖渠填河,为人类和社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并且为国家和人类留下了无数的宝贵遗产和精神财富。  在生活方面,佛教徒更注重资源的利用和节约。这集中体现于生活简朴、节俭、素食、惜福等诸多方面。这既是佛教徒一贯的生活理念,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这方面,大多数寺院和广大佛教徒是做得很好的。我以为佛教界应搞好这方面的宣传,必要时可让青年人到寺院中去体验节俭、清苦的生活,注意节水、节电、节约粮食、不乱扔字纸等,真正把爱惜资源的美德,落实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去。  三、净化心灵 和谐社会
  人类外在行为的失衡,导源于人内心的不净。关于这一点,释迦牟尼佛早就在二千多年前就彻见到了。于是针对人心的不净,说法四十九年,讲经三百余会,一生致力于寻找医治心病之药,提出了八万四千法门之多,来根治人类的心病。所以针对这一问题,佛教提出了心灵环保的理念。佛经常说,一切诸法唯心所现,只有众生自心清净了,则佛土归于庄严清净。这一方面反映了人民对美好的自然与社会环境的追求,另一方面也说明,要实现环境的清净庄严,根本在于净化人的心灵。  所以说,生态环境的失衡,空气的污染、各种资源的破坏,动植物的濒临灭种,归根结底,都源自于人类欲望的无法满足和人心的极度贪婪。擒贼先擒王,治标先治本。所以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从“洗心,净心”下手,因为心灵是人类文明的窗口。而佛教关于这方面的资源,是极为丰富。佛教是最为注重实践的一个宗教,佛教所说的修行,就是在于修改人的各种不良的行为,而人的行为的产生,根源于人的内心。而“心”正如神秀禅师所说的那样“是众圣之源,亦是万恶之主”。善恶好坏,皆于一心。可见修心是我们佛教徒最为重要的功课。佛教人间净土的建立,就是从心开始的,因为心中的清净才是最好的环保。所以提倡环保应先从内心做起,内心的环保做好了,心外的环保自然就能完成。《维摩诘经》中也说:“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国土净。”然而,无始以来,我们的内心充满了太多的贪欲、嗔恚、愚痴、嫉妒、邪见等无明烦恼,染污了我们的心灵,蒙蔽了我们的心性,以致很难做到“明心见性”了。所以,要实现身心的清净,我们就必须断除内心的无明烦恼,修习善法,净化心灵,这样才能达到庄严国土,和谐社会的目标。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为社会的环保事业作出更多的贡献和体现出佛教社会环保思想的重要价值。
  结语:  今天,当人类的生存遭遇到重大的生态危机时,关注生态平衡,重视环境保护,就显得更加具有现实意义了。让我们一起携起手来,继承和发扬佛教环保思想的优良传统,从自我做起,将环保理念进一步落实到修行生活中去,为爱护动物,美化环境,珍惜资源,净化心灵,祥和社会,建构人类和谐的家园不懈努力吧!(释演正)
  (2010年·北京 两岸佛教论坛)
  编 辑:次仁吉旺朗玛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大悲咒讲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