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金科主编的《法门寺》一书在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
中国 由韩金科、李利安两位教授联合主编的《法门寺》一书近日在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全书由法门寺之魂、法门寺之贯、法门寺之宝、法门寺之光四个部分组成。所谓法门寺之魂是指佛指舍利,法门寺之贯是指法门寺的历史沿革,法门寺之宝是指以法门寺地宫出土的唐代舍利供养品为主的各种稀世珍宝,所谓法门寺之光,是指法门寺新建景区的创意与艺术魅力。本书图文并茂,印制精美,豪华精装,堪称各种法门寺书籍中规格最高、装帧最美的一本。西安市副市长段先念担任本书编委会主任,法门寺文化景区总经理刘兵担任副主任,杨书民、寇雅玲、任西安、刘俊青、周冰、李平、李益民、李元、王建军、姜波、郝旭光、柳红梅、周德嘉、刘又明、许静文、贾涛、李升运、邢培芬、郑毅等担任编委会委员,大唐芙蓉园总经理贾涛担任总策划,王文静、张静担任策划,责任编辑为人民出版社的著名编辑王维胜先生。该书在5月9日大典前夕出版,是献给这一盛事的重要礼物。
附录:《法门寺》一书前言
法门寺之所以神圣,是因为这里供奉着存世仅有的、世界佛教三大派系一致认可的释迦牟尼佛的真身指骨舍利,其崇高性、感召力和公认度均无与伦比,这是法门寺的“魂”。
法门寺之所以神秘,是因为她经历了2000多年的漫长岁月,覆盖着重重历史的迷雾,在跌宕起伏的纵向沿革线索中,贯穿着一个又一个耐人寻味的谜团,这是法门寺的“贯”。
法门寺之所以神妙,是因为这里汇聚着数千件凝结着人类智慧的艺术杰作,大唐帝国特有的宏伟气象,随着这些稀世珍宝扑面而来,令现代人惊叹不已,这是法门寺的“宝”。
法门寺之所以神奇,是因为这个古老的皇家寺院顷刻间发生了震古烁今的变化,一座高达148米的合十舍利塔在佛光大道的映衬下昂然挺立,辉耀神州,这是法门寺的“光”。
如果您想探知法门寺的奥秘,想感悟法门寺的伟大,想分享法门寺的吉祥,那就请从以上四“神”切入,这也就是本书所说的:法门之魂,法门之贯,法门之宝,法门之光。
“法门之魂”,将告诉您一个佛教领域最神圣的秘密,它不但可以揭示法门寺文化的核心内涵,也可以解释法门寺堪称世界佛教圣地的原因。法门寺之所以是世界佛教圣地,因为她具有感召世界各国佛教信徒的资格和魅力,而她之所以具有这样的资格和魅力,关键是因为这里供奉着世界各国各种不同佛教派系共同信奉的释迦牟尼佛的真身舍利,而且这枚舍利是有明确佛教传承、渊源深远、产生过重大历史影响、享受了最高规格供奉的佛舍利。这就是法门寺的魂。法门之魂涉及三位一体的一组概念:即佛、佛法、佛舍利。
关于佛,既不是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也不是东方琉璃世界的药师佛,更不是其他世界的各种佛,而是我们这个世界的释迦牟尼佛。大乘佛教所信奉的世界很多,每个世界都有一佛主持教化。在空间上,如果我们把眼光放在整个世界佛教的高度,就会发现,在所有的佛当中,只有释迦牟尼佛才具有各派一致的认同性。在时间上,如果不考虑佛教所说的过去世和未来世,释迦牟尼佛也是我们这个世界至今唯一的佛。
关于佛法,我们知道,释迦牟尼之所以是佛,关键在于他的觉悟。他所觉悟的关于世界与人生的真理,后世称之为佛法。
关于佛舍利,我们首先要强调的是,舍利是释迦牟尼佛智慧与慈悲的结晶,是释迦牟尼佛觉悟与修行圆满的象征,是佛法的物化凝聚,具有神圣的意义。早期佛教反对偶像崇拜,佛教信徒对佛的崇拜主要以各种其他方式体现,其中舍利崇拜因为所具备的真身亲切性等优势,而成为最重要、最流行、也最具魅力的崇拜模式,后来尽管出现了佛像膜拜等新的崇拜方式,但舍利崇拜作为早期业已流行数百年的传统崇拜方式却一直延续下来,在佛教的信仰中,无论后来的佛学理论如何更新,佛教的修行实践如何变革,佛舍利膜拜从来没有受到任何的怀疑,而且一直受到所有的佛教派系的共同认可与推崇,一直延续到今天。
佛、佛法、佛舍利,三位一体,有机统一。没有佛,就没有佛法;可没有佛法,也就没有佛。而佛舍利正是贯通佛与佛法的纽带,既是佛的当代存在方式,也是佛法的最好象征。所以,舍利在,佛就在;舍利在,佛法就在。
佛、佛法、佛舍利,三位一体成为法门之魂。“法门之贯”,就是法门寺起源、发展、演变的纵向历史脉络。“贯”本义是穿钱的绳子,我们希望读者借助此“贯”,贯穿如珍珠般的法门历史碎片,贯知如宝葫芦般神秘的历史谜团,贯通比金钱还昂贵的法门智慧。法门寺起源于阿育王时代,相当于中国的秦代,大约是前3世纪时期,从那时至今,法门寺的历史已经长达两千二百多年。如果从建立寺院的东汉初期算起,至今则有一千九百多年的寺院史。早期法门寺舍利供奉处俗呼为圣冢,这暗示着它同阿育王塔的格式相同,也可使我们有理由推测,在有确凿文献记载的北朝之前那长达八百年的历史,法门寺始终以印度或接近印度的格式供奉佛指舍利。这是法门寺历史的第一阶段。第二阶段则是从北朝到唐乾符元年(874年)封闭法门寺地宫之前,为法门寺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期间又可分为唐之前和唐代两个时期。第三阶段是法门寺地宫封闭期间,即从唐代乾符元年到1987年法门寺地宫重见天日,这是法门寺历史最暗淡的时期。第四阶段是1987年至今,这是法门寺复兴时期。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2009年也将会成为法门寺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一个崭新的法门寺将由此腾飞,一个充满神奇的法门寺历史时代将由此谱写和延伸。
“法门之宝”,就是法门寺所发现的、以大唐帝国的皇室供养品为主的各种稀世珍宝。这些珍宝都是因对佛舍利的供养而得以从八方汇聚一处,都是因对佛法的敬仰而得以蕴涵神圣的价值,也都是因为对释迦牟尼佛的虔诚信仰而得以珍藏地宫上千年。这些珍宝是中国佛教考古史上最伟大的一次发现,大量的宝物都属于皇家贡品,数量之多,级别之高,制作之精,艺术之美都无与伦比。加上历代其宝物,我们可以分为10 类向大家呈现:历代碑碣、佛教造像、珍本藏经、文学艺术、精美茶具、名贵丝绸、琉光璃彩、惊世金银、神秘法器、八方瓷器。若从质地来看器物类珍宝,最诱人的是璀璨夺目的金银器具,这类器具共121件(组)。其中,唐懿、僖二宗父子供养的金银器就达100余件。这批皇家金银器数量大,品类多,等极高,新器型多,且成组配套,产地明确,制作年代详实,为研究唐代金银工艺的历史沿革、地理分布、艺术风格、作坊制度,以及揭示唐代政治史、经济史、思想史、科技史、美术史、社会生活史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和文字依据。特别是对于唐代佛教和历史文化的研究提供了崭新的资料。这批金银器包括:生活用具、供养器、法器、宫廷茶具等不同类型。另外,幻彩异色的丝绸服饰也特别引人注目。法门寺地宫共出土丝绸一千多件,其中被《物帐碑》明确记载属于武则天、唐懿宗、唐僖宗、惠安皇太后、昭仪、晋国夫人等皇室帝胄供奉的就达700多件。大部分是服装和鞋帽之类的生活用品,约40多个品类,如绣裙、袈裟、佛衣、绣帕、袜子、绣鞋、花罗衫、披袍、被褡、床罩、锦席褥子、靴子、长袖衣、帽子、枕头、揩齿布等。从织物类别上看,有锦、绫、罗、绢、缣、纱、绮、绣等。
“法门之光”,就是法门寺当今再次振兴之曙光。这首先来源自于党和国家宗教政策春风化雨;改革开放奠定了社会文化事业腾飞的基础;这也来自曲江人勇于承担用于创新的魄力。经过他们的努力,这些凝聚着灵气与希望的光芒得以由业已建成的法门寺文化景区承载与绽放。(稿源:中国佛学网)
版权所有:大悲咒讲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