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讲解网

黄柏霖:古今公案印证行善积德改变命运

发布时间:2023-12-01 15:23:45作者:大悲讲解
黄柏霖:古今公案印证行善积德改变命运

明朝的时候,湖广一带有一位乡绅,当官积蓄了千金,就派人要去赎回祖产,告诉儿子说,现在的时价已经高出原来的价格好几倍了,等于涨价了,所以用赎回的方式比较便宜。他的儿子年纪才十二岁,首先听了以后,默不作答,后来慢慢地问父亲说了,已经卖给人家几年呢?他父亲说,已经有三十年。又问了,有几户人家买这些田地呢?父亲说,约二十几户人家。

又问了,小户人家买这些土地,要花费多少杂费佣金呢?父亲说,做中间的牙人,牙人就是现在讲的中介商,做中间的牙人,大概要收取多少费用,要收一些费用。儿子就说了,他说,我看到大明的法律,田产卖出五年以上,就不准再赎回了,父亲为什么你不遵守朝廷的律法呢?

有一个门客就说了,古代官宦人家家里都养一些读书人,这叫门客。有一个门客就说,赎回祖先的田产是为了争一口气啊。儿子就说了,你只一味的就是拍马屁逢迎,难道父亲当了官,另外再买田地,不算是争气吗?何必一定要赎回这些田地呢?父亲就说了,我要赎回祖产,乡里的人谁敢不从呢?儿子说了,我就是怕乡里的人,因怕父亲的势力,不敢拒绝,就勉强让父亲赎回来,这是有损阴德的事情。他儿子有智慧,你靠势力去把它赎回来,这就是损德,就是有损阴德。他父亲就说了,小孩子知道阴德也是好事,我现在就将他们所花费的杂费跟原价一并还给他们就是了。

儿子就说了,给予杂费事小,我们家要购置田产很容易,但是小户人家要购置田地困难。就像现在有些家庭,要靠十亩田的收入才能够过日子,现在被我们赎回了,所得的赎金教他另外去买,他可能只能买五亩田地。因为他父亲有讲说,赎回的价钱比较便宜,现在价钱已经涨了。所以你现在虽然把杂费还给他,他再拿到这个杂费,他买不到土地,他可能还你十亩,现在只能买五亩了。现在被我们赎回了,他所得到的赎金教他另外去买,他也只能买到五亩田地而已,怎么忍心看到他家里有一半的人挨饿呢?于是就劝他父亲不要赎田,多积些阴德,以留给后代子孙。

父亲想了很久,说了,儿子所说的很有道理,但是在我们祖坟旁边的是十八亩地,一定要赎回来,做为祭祀用的田产,就「祭田」。儿子又请求父亲按照『时价』,就现在的价钱,立契约做公平的买卖,不要说是赎回田地,要说按照现在的价钱把它买回来。父亲就照他的意见去做了,乡里的人都很感激他们的恩德,都很感激他的恩德。所以经常在猛将祠这个地方庙祈祷,希望神明能保祐他们。

后来儿子十八岁,联联捷报登科,以部司被擢,提拔擢升为严州太守。有一天骑马要去迎接诏书,皇帝的诏书,经过桥的时候,所骑的马跌倒,他掉到河里面去了,忽然看到猛将用手把他扶起来,把他接住,好端端地坐在桥的旁边,桥边。这个时候才知道乡里的人,经常为他们祷告所感召的,后来他的儿子活到八十多岁善终。唉,富贵人家以势力来威胁他人的事,实在是不胜枚举。怎么可能会有这样的子弟呢?去推动湖广一带这些少年的慈悲心呢?每一件事情都能对父亲善尽劝谏而获得福报,我只知道这非常地困难。这位『乡绅』,乡里的绅士,不知道种什么样的阴德才能生出这样的儿子。

这一篇故事,这个古代的因果故事非常好,善有善感,也劝他父亲能够积阴德,他自己本身也能够消灾免难。那么这一段,从这一位乡绅的儿子,他考上登科联捷,就是连连登科,担任严州太守,要去接皇帝诏书,骑马不小心摔倒,掉到河里面去,被猛将把他接住。净老法师说,了解事实真相就可以改造命运。所以这位乡绅的儿子,就是改造命运。他可能是要溺死了,那他改变命运了。所以佛在经上讲得很清楚、很明白,一个人一生的命运,全是前生注定的。古人说得很有道理,「一生皆是命,半点不由人」,你自己做不了主宰。读圣贤书,学佛陀的教诲,智慧开了,了解事实真相了,你就可以改造命运。改造命运是有理论的依据,有很好的方法。明朝袁了凡先生就是有四篇文章,是给他儿子的家训,叫《了凡四训》。

我在新加坡去演讲的时候,招待我,请我去的,新加坡的一位很成功的慈善家郭博士,还有傅来成居士。郭来兴居士,这郭博士,一般新加坡人家都称他叫郭居士,那他跟他太太郭夫人,他们曾经在早年的时候,年轻的时候也是穷苦潦倒,几乎到走投无路的地步。他后来跟我形容为什么今天能够否极泰来、改变命运,得到富贵的果报。他就是当时跟他太太,郭博士跟他太太快走投无路的时候,有一天到庙里面去,刚好看到庙里面有结缘的经书,有一本《了凡四训》。

他们两个就把这本《了凡四训》带回家熟读,了解以后,学习袁了凡先生的方式,发愿行善。他们就开始做布施,从小钱开始布施,到现在在新加坡企业做得很大,也做到马来西亚去了。所以他说《了凡四训》改变他的一生。所以他跟我讲,佛寺有它的功能,除了讲经说法以外,有很多人走投无路,绝望透顶的时候,他已经走投无路,绝望的时候,往往都会求三宝、佛菩萨、神明的加持,他就会到庙里面去祈求平安,祈求能够如何去改变他的命运。

所以老法师说,袁了凡先生他十五岁的时候,遇到算命先生,孔先生,云南人,给他算得很好,说他是当官的命,叫他好好去读书,参加考试,将来官可以当到县长,寿命只有五十三岁,五十三岁那一年就要寿终正寝。算他的流年,他每年什么状况,读书参加考试每年考第几名,都给他算得很准。那时候考取秀才,国家有俸禄给他们,我们现在讲的叫工资、薪水,给他生活费。他那时候,了凡先生那时候是一年九十石米,九十多石米,他吃不完,还可以卖,做别的事情。他十五岁开始,那是到三十五岁刚好是二十年,每年考试第几名,收入多少,一点都没有错,所以他真的相信了。

相信以后,他妄念就没有了。因为想也没有用,所以他就不打妄想,几乎像入定一样。三十五岁那一年,在栖霞山碰到云谷禅师,云谷禅师在禅堂,跟他坐了三天三夜,云谷禅师很佩服他,以为他真的有很深的禅定功夫,其实是袁了凡先生,是被命算定了,所以干脆不要想了。所以云谷禅师以为他没有妄念,很佩服他。但是了凡先生是老实人,他就跟他老实说,我没有定功啊,我只是命被人家算准了,算定了,二十年一点都没有改变。所以我就不敢打妄想,不敢空想,因为想也没有用,尤其是算他五十三岁就要死掉了。

云谷禅师笑一笑,哈哈大笑,他说,我以为你是圣人,原来你是个凡夫。所以他才改名叫了凡,了,就是他要了断这个凡夫,叫了凡先生,这名字取得也很好。了凡先生就向他请教了,禅师就教他了,他说,真正的功夫是戒定慧,三无漏学,因戒得定,因定发慧,你有定功,智慧就开了。如果你不是从戒定慧上修的,因为袁了凡先生不是从戒定慧修的嘛,他是算命给他算出来的,所以他不能改变他的命运。要怎么去改变命运?用戒定慧就改变了。所以如果你不依戒定慧,你在六道轮回里面。

后来就告诉他了,了凡先生就问他了,怎么改命呢?他说,当然可以改。他说,你现在的命运是你前世修的因,你前世所积的善因,这一生得善果,你前世所造的恶业,这一生受罪,你得苦报,是这样来的。他说,你从现在开始断恶修善,这个运就好了。云谷禅师就教他了,他给他一本《功过格》。在明朝那个时候很流行《功过格》,《功过格》从什么地方来?老法师说,从《太上感应篇》,就是我们现在在研讨这《太上感应篇》,一百九十多条。这《太上感应篇》里面大部分都是恶的,善跟恶加起来一百九十多条,将近两百条。我算过是一百九十八条,你就照这样去修,恶的要断,善的要修,你带回去好好真干。

他回去发心,第一件事,先行三千善。他这个念头一动、一发,第二年参加考试,就不准了,孔先生算他应该考第三名,结果他考第一名。所以他一发愿、一行善,业力马上改变。结果他考第一名,提升了,收入增加了,他信心就坚固了。这三千善,好事,十年圆满,有感应啦。命里面没有功名,他最多只考上,命里面只说他考上秀才跟举人,没有讲到进士。后来他行三千善以后,他考上进士了,他命里面没有的啊。命里面没有儿子,后来有儿子了。

所以命是可以改的,不是不能改。怎么个改法?「端心正意,不为众恶」,你就改了。没有学佛的时候自私自利,学佛之后心量拓开,不为自己,为别人着想,为整个社会着想,为整个国家着想,为整个地球,全人类着想,这样福报大。像老法师在英国威尔斯大学,最近我们看传过来的资料,威尔斯大学校长以及威尔斯亲王都见到老法师,而且正式揭牌,英国汉学院正式成立了。老法师就是为全人类着想,为全中国着想,为全地球着想,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这个福报就大了。

老法师说,量大福大,你心量拓开,福报就大。佛的福报最大,为什么?佛的心量是心包太虚,量周沙界,所以他的福报大。他为十方三世一切苦难众生着想,没有为自己,所以佛的智慧是圆满的,福报也是圆满的。我们如果想要求福、求智慧,应该跟佛陀学习,佛是最好的榜样。所以这个就是我们看到这位乡绅的儿子改变命运,他就是能够劝他父亲不要做伤天害理,不要做损阴德的事情,也就是不要「乘威迫胁」,不要「纵暴杀伤」,所以得到善报。

摘自《太上感应篇汇编》(第一九七集) 黄柏霖警官主讲

文字稿来源【太上感应篇共修网】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大悲咒讲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