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咒讲解网

黄国达居士:空的创造性

发布时间:2024-02-04 11:30:57作者:大悲讲解
黄国达居士:空的创造性

黄国达

般若经云:「般若将入毕竟空,绝诸戏论;般若将出毕竟空,严土熟生。」空是大乘菩萨行的关键修持,悟入空性,就可于诸法实相了然于心,称为「根本智」或「无分别智」,依此而解脱生死,断除烦恼;进一步观察不离空性的缘起法,称为「后得智」或「差别智」,在慈悲愿力的推动下,化为行动,庄严净土,成熟众生,作空中佛事,度如幻众生,这就是「从空出有」、积极入世的菩萨行。

空的智能可以产生众多的妙用,因为空是消除内心的执见、戏论,包括认定自我、他人、身心、事物都是实在的,执取各种片面的观点、理论、囿于过去的经验所形成的主观和偏见。这些执见经由空的扫荡、洗涤,不断地清除,知见清净,就能不带任何既定见解、概念,直观当下的因缘所显现的形相,生起崭新的境界。如此,全新的眼光、思惟和创造性,可以净化身心,转化染污的世间为清净的世界,这就是「空的创造性」,在这当中,「空性」蕴含了创新和革新的无限契机。

人类文明的发展,到如今可说是相当的进步,各种科技、工商、政治的发展,展现了前所未有的荣景,照理说,人类应如身处天堂般的快乐才对;可是另一方面在许多地区,战争危机、核能污染、大气层破坏、天然灾变、社会乱象、以及竞争压力、人际关系的疏离等等,也常使人处于焦虑、惊恐、疲惫之中。人们向往的宁静、喜悦、心灵自由、互爱,有时似乎近在眼前,却又似远在天边。难怪有人开始注意「心灵改革」的重要性,事实的确如此,人类内心的贪婪、恐惧、猜忌若无法根除,则外在的进步是十分浮面而脆弱的。

面对这样的景况,有心之士常会产生无力感,因为感觉到清净、光明的力量似乎比不上染污、黑暗的力量。即使对于自身的修持,也常感受到业障、习气的难以克服。

那么,我们是否就这样放弃努力,或准备逃离呢?这样的思惟模式,可以说是十分局限的。从更宏观、长远的视野来看,转染成净的真正力量是在于「法」,而不是渺小的个人或团体。由法界的力量,从空出有,透过大悲愿力,以空性的创造力,集合所有清净的力量,可以创造人间新净土的。

当力量增强、人数增多,真正的蜕变就会发生。创造性的思惟和活动就是扩大影响力的途径。廿一世纪的人类的前途能否走向光明,就在于清净的、美善的力量能否透过每个人的创造性,形成加乘效果,如维摩经中无尽灯譬喻一般,形成一片心灵的光明之海。

创造性,意味扫荡、洗涤内心的执见、戏论,而以全新的眼光重新观看每一件事物,内而身心,外而世界,近而身边的琐事,远至全人类的存在,都会呈现崭新的意义。如果心存执见,则无论在禅定或生活中,思惟或甚至什么都不想,对事物的观点必定是僵固的、局限的。除非照见它的虚幻不实,才能回复它原来流畅、开放的状态。

例如:世间本来没有绝对的尊贵或低贱,如果以权势而论,帝王是尊贵的,奴隶是低贱的;但以心灵而论,一位离烦恼的阿罗汉,虽然物质上一无所有,托钵行化,却是无比的尊贵。打破「贵与贱」的迷思,心灵才能自由,不被世俗的眼光所困;佛陀「四姓平等」的观念就是创造性。由创造性的观念导引个人与社会的变革,与现代文明「人类生而平等」的理念,可说是不谋而合。

又如在企业经营上,如果囿于「有土斯有财」的经验法则,大量贷款投资房地产,一旦遇到泡沫经济、金融风暴,即可能财务周转不灵,面临企业危机。反之,另一些经营者跳脱旧思惟,以创新软件技术、革新管理模式,发挥团队的集体智能,终致脱胎换骨,成功转型,稳健成长。这就是企业的创造性!

虽然他们未必对于「空性」有完整而透彻的体验,然而,在对待过去经验时,能不固着、僵化,在这一点上,也是不谋而合的。

在一些个别事物上的创意、发明和发现也同样是创造性的展现。空的创造性如果能够融入个人气质中,将可以表现出灵活、开朗、幽默和创意;无论在处理事情,常可以看到新的可能性;与人相处上,可以开发人的潜力;即使在一些生活细节上,都会有创新的能力,常常有日新又新的生活乐趣。

譬如,在超市中,我们常可以发现一些颇具巧思而又实用的物品,看了不禁要赞叹这些发明家的细腻和灵感呢!如果我们也能在处理家务时,发挥想象力,增添一些变化,也是省钱、有乐趣而又能体会空性的妙方便呢!

在人际关系的互动中,空的创造性也是很有用的。譬如,小孩把地板无缘无故弄脏了,忍不住就要骂他,如果能静个十秒钟,空掉「地板脏是很糟糕」、「小孩真麻烦」的僵化观念,抛弃旧的反应模式——责骂,创造性地观照当下,您也许发现,「地板脏不一定就是很糟糕」,「小孩不一定就是麻烦」,心理空间开阔之后,就可以设法找出有效的新方式来教育小孩。同时,也会发现,其实自己「害怕麻烦」的心理,正是造成愤怒的原因,藉此机会修安忍、修智能,化「麻烦」为觉醒的催化剂,这就是空的创造性了呢!

在专业领域中,一位体悟空性的菩萨行者,也可以发挥他的创造性,开创各种可能性,成就「五明」,利益众生。例如佛教音乐、艺术的创作,佛教公益慈善与社会的互动,禅修与企管的结合,心理谘商与佛教理念、资源的引进,临终关怀与佛法生死观的融会,都需要菩萨们以空性的智能契合新的时代脉动,推陈出新,创新形式,利益众生。

由于慈悲利他的动机,创造力发挥将会更重视人文、心灵的开展,增进人与人之间的关怀、尊重与包容,引导个人开发内在的简朴、纯真、喜悦和自在;而不是一味偏颇地发展物质科技和商品,发展操控、争夺的组织。即使是在一般的企业、营生,在工作环境和工作过程中,也强化、增添一些灵性、智能的气氛,不全是物质享受、金钱、名位的追逐游戏。这些都是需要用心去创造,才能有较高品质的新生活、新文明。

佛法的空的创造性与世间法的异同何在?在所创造的外在事物上,佛法与世间法是相似的;在心态和认知上,佛法以慈悲无我之心而从事创造,以空的智能了知创造的过程和结果也是缘起空寂的,而能随缘自在;世间法中,虽然也有创造的喜悦,因为仍然带有执着,因而难免还有烦恼。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

版权所有:大悲咒讲解网